字好书
满庭芳·千古黄州

《满庭芳·千古黄州》

时间: 2025-04-27 14:48:28

诗句

千古黄州,雪堂奇胜,名与赤壁齐高。

竹楼千字,笔势压江涛。

笑问江头皓月,应曾照、今古英豪。

菖蒲酒,窊尊无恙,聊共访临皋。

陶陶。

谁晤对,粲花吐论,宫锦纫袍。

借银涛雪浪,一洗尘劳。

好在江山如画,人易老、双鬓难茠。

升平代,凭高望远,当赋反离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8:28

满庭芳·千古黄州

原文展示:

千古黄州,雪堂奇胜,名与赤壁齐高。
竹楼千字,笔势压江涛。
笑问江头皓月,应曾照今古英豪。
菖蒲酒,窊尊无恙,聊共访临皋。
陶陶。谁晤对,粲花吐论,宫锦纫袍。
借银涛雪浪,一洗尘劳。
好在江山如画,人易老双鬓难茠。
升平代,凭高望远,当赋反离骚。

白话文翻译:

千古的黄州,雪堂的美景,名声与赤壁齐名。
那竹楼上千字的诗篇,笔力犹如压制着江涛。
我笑着问江边的皓月,是否曾照耀过今古的英雄豪杰。
品着菖蒲酒,酒杯安然无恙,聊聊去访临皋。
陶陶自得。谁和我对饮,畅谈花开美好,身着华丽的锦袍。
借着银色的浪涛,洗去心中的尘劳。
好在江山如画,然而人易老,双鬓难免斑白。
在这个和平的时代,凭高远望,应该赋诗反吟《离骚》。

注释:

字词注释:

  • 千古:形容时间久远,历经沧桑。
  • 雪堂:指的是黄州的雪堂,景色奇特。
  • 竹楼千字:比喻诗才出众。
  • 皓月:指明亮的月亮。
  • 菖蒲酒:一种古代酒,通常用于祭祀。
  • 窊尊:指酒杯。
  • 临皋:指临近水边,可能是某个著名的地点。
  • 陶陶:形容心情愉快。
  • 双鬓难茠:形容人容易变老,白发渐生。

典故解析:

  • 赤壁:指赤壁之战,历史上的著名事件,代表着英雄豪杰的成就。
  • 离骚:屈原的长诗,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失望,诗中提到反离骚,暗示作者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以宁,生于宋代,是一位著名的词人。其作品以清新、婉丽著称,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满庭芳·千古黄州》创作于王以宁对黄州地区的怀念与感慨之中,表现了他对于历史英雄的崇敬及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黄州的自然景色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悟。开篇以“千古黄州”引入,既点明了地点,也暗示了历史的厚重。接着,词人描绘了雪堂的奇胜,表现出对黄州的赞美。通过“竹楼千字”,强调了文学创作的重要性,同时借“江涛”表现出对诗才的自信。

"笑问江头皓月"一句,词人以月亮作为对话的对象,传达出一种孤独而又深邃的情感,月亮见证了历史的英雄豪杰,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感和哲理性。“菖蒲酒,窊尊无恙”则转向日常,表现出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后面的“借银涛雪浪,一洗尘劳”则暗示通过自然的力量,洗去心灵的疲惫与人世的烦恼,展现出一种理想化的生活追求。最后,诗歌总结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理想的坚持,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千古黄州:引出黄州的悠久历史。
  • 雪堂奇胜:描绘黄州的自然美景,设置了一种高远的意境。
  • 竹楼千字:自谦而又自信地表述自己的文才。
  • 笑问江头皓月:通过对话的方式,引出历史的思考。
  • 应曾照今古英豪:强调历史的传承与英雄的精神。
  • 菖蒲酒,窊尊无恙:生活的细节体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
  • 借银涛雪浪,一洗尘劳:自然的力量带来心灵的解脱。
  • 人易老双鬓难茠:感慨人生的短暂与变化。
  • 当赋反离骚:表达了对理想的坚守与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皓月”比喻历史的见证。
  • 对仗:如“笑问江头皓月,应曾照今古英豪”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借代:以“银涛雪浪”代指自然景象,增添意象的丰富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对黄州的怀念,通过自然与历史的对话,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理想的追求。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历史的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州:象征着历史与文化积淀。
  • 雪堂:代表自然的美与宁静。
  • 皓月: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见证。
  • 江涛:象征着诗人的创作力量与情感波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皓月”象征着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诗人的孤独
    C. 历史的见证
    D. 以上皆是

  2. “借银涛雪浪”一句中,银涛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生活的繁忙
    B. 心灵的解脱
    C. 自然的美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D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王以宁的《满庭芳·千古黄州》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表现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英雄的追忆,但王以宁更强调个人的生活感悟与自然的融合,而苏轼则更多地在历史与个人情感之间进行对话。

参考资料:

  • 《宋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席君从於洛城种金橘今秋始结六实以其四献开 河北道中作 同子难题和乐亭 鸟栖曲二首 和潞公与昌言正叔游独乐园徘徊久之主人不至 乌栖曲二首 其二 酬安之谢药栽二章 用前韵再呈 又和董氏东园桧屏石床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走字旁的字 得意不宜再往 榻榻米 殒命 倒八字的字 广字头的字 冤如巷伯 摄辅 鬲字旁的字 榷酒征茶 乘胜追击 黹字旁的字 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猴戏 饮灰洗胃 切中要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