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尹惟晓芙蓉翠羽图

《题尹惟晓芙蓉翠羽图》

时间: 2025-08-02 00:26:18

诗句

何人妙笔起秋风,吹破枝头烂漫红。

翠羽飞来又飞去,一心只在蓼花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2 00:26:18

原文展示:

何人妙笔起秋风,吹破枝头烂漫红。
翠羽飞来又飞去,一心只在蓼花丛。

白话文翻译:

谁用巧妙的笔触描绘了秋风,
将枝头的红花吹得纷纷扬扬。
翠色的羽毛鸟儿飞来又飞去,
它的心思只在那蓼花丛中徘徊。

注释:

  • 妙笔:指精妙的笔墨,形容绘画或书法技艺高超。
  • 烂漫红:形容花朵红艳夺目,色彩鲜艳。
  • 翠羽:指翡翠色的羽毛,通常形容鸟类的羽毛。
  • 蓼花:蓼是一种水边生长的植物,花色通常为白色或淡紫色,诗中暗示鸟儿的栖息之处。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主要的历史典故,但“蓼花丛”可引申为自然的美好,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字希孟,号复古,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追求,诗人通过描绘秋日的美景和飞鸟的灵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风中绽放的花朵和飞翔的鸟儿,展现了一幅生动而美丽的自然图景。首句“何人妙笔起秋风”引入了创作的主题,令人产生探索的好奇。紧接着的“吹破枝头烂漫红”则将画面拉回到现实,描绘出红花在秋风中摇曳的生动场景,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诗中“翠羽飞来又飞去”,描绘了一只或多只鸟儿在花间穿梭,体现了生命的灵动与活力。而最后一句“一心只在蓼花丛”则巧妙地将鸟儿的心思与自然的景色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珍视。整首诗在平淡中蕴含深情,既有对自然的描写,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何人妙笔起秋风:引入画面,询问谁用巧妙的笔触描绘秋的景象。
  2. 吹破枝头烂漫红:描绘秋风吹拂的情景,枝头的红花在风中摇曳。
  3. 翠羽飞来又飞去:描绘鸟儿在空中飞翔,展现生命的活力。
  4. 一心只在蓼花丛:揭示鸟儿的心思,表达对自然的珍惜与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结合,增强画面的表现力。
  • 拟人:鸟儿的心思被赋予人性,增强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现诗人对秋天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传达了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风: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带来思考与感怀。
  • 烂漫红:象征着生命的绚烂与短暂。
  • 翠羽:象征生机与自由,代表自然的灵动。
  • 蓼花:体现自然的美好与鸟儿的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何人妙笔起秋风”中的“妙笔”指的是什么? A. 画笔
    B. 诗笔
    C. 书法
    D. 笔墨

  2. “翠羽飞来又飞去”中的“翠羽”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鸟
    C. 一种树
    D. 一种云

  3. 整首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对生活的思考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历史的追忆
    D. 对友情的怀念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题尹惟晓芙蓉翠羽图》均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但《静夜思》更侧重于内心的孤寂与思乡情。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则通过春天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新生命的期待与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宋诗词选读》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题广信郑倅潜道斋 见陈月观二首 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广州之役,余在北京狱中,偶闻狱卒道一二,未能详也,诗以寄感 其二 和梅花百咏诗 其十一 寻梅 辛酉中秋 次韵虞永康谢余过沧江 花朝将近 黄河谣 挽贡南漪三首 暮春写怀四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孔之见 蔑伦悖理 众口如一 精妙绝伦 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IP卡 火字旁的字 临别赠语 非同等闲 止字旁的字 玉泉宗 雨字头的字 車字旁的字 小往大来 玩读 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