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运司园亭十咏 其六 翠锦亭

《运司园亭十咏 其六 翠锦亭》

时间: 2025-07-27 20:38:42

诗句

楩楠百尺馀,排列拱檐际。

畏日自成阴,隆冬宁灭翠。

虚旷得寂理,懒僻恣浓睡。

谁知官府中,获此冲漠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0:38:42

原文展示: 运司园亭十咏 其六 翠锦亭 章楶 〔宋代〕 楩楠百尺馀,排列拱檐际。 畏日自成阴,隆冬宁灭翠。 虚旷得寂理,懒僻恣浓睡。 谁知官府中,获此冲漠味。

白话文翻译: 高大的楩楠树有百余尺,排列在屋檐之间。 它们在炎热的夏日自然形成阴凉,即使在严冬也依然保持翠绿。 空旷的环境让人领悟到寂静的道理,懒散的性格让人沉醉于深沉的睡眠。 谁能想到在官府之中,能获得这样淡泊宁静的滋味。

注释:

  • 楩楠:一种高大的树木,常用于建筑和家具。
  • 拱檐:建筑中的一种结构,指屋檐的弯曲部分。
  • 畏日:指炎热的夏日。
  • 虚旷:空旷,指环境宽敞。
  • 寂理:寂静的道理,指在宁静中领悟的哲理。
  • 冲漠:淡泊宁静,指心境平和。

诗词背景: 章楶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官场生活和个人情感。这首诗描绘了官府园林中的一处景致,通过楩楠树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繁忙官场中寻求宁静和淡泊的心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楩楠树的描写,展现了官府园林中的一处静谧景致。诗中“楩楠百尺馀,排列拱檐际”描绘了高大树木的壮观景象,而“畏日自成阴,隆冬宁灭翠”则进一步以树木的四季常青来象征宁静和恒久。后两句“虚旷得寂理,懒僻恣浓睡”表达了作者在这样环境中领悟到的寂静哲理和懒散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谁知官府中,获此冲漠味”则是对这种宁静生活的感慨,表达了在繁忙官场中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

诗词解析:

  • 首句通过“楩楠百尺馀”展现了树木的高大,而“排列拱檐际”则描绘了树木与建筑的和谐共存。
  • 第二句“畏日自成阴,隆冬宁灭翠”运用了对仗,强调了树木在不同季节中的恒常性。
  • 第三句“虚旷得寂理”表达了在空旷环境中领悟到的哲理,而“懒僻恣浓睡”则展现了作者的生活态度。
  • 最后一句“谁知官府中,获此冲漠味”是对前文意境的总结,表达了在官府中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

意象分析:

  • 楩楠:象征着高大、坚固和恒久。
  • 拱檐:象征着建筑的稳固和庇护。
  • 畏日自成阴:象征着自然界的调和与保护。
  • 虚旷得寂理:象征着在宁静中领悟的哲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楩楠”是指什么? A. 一种花卉 B. 一种树木 C. 一种建筑结构 D. 一种动物 答案:B

  2. 诗中的“畏日自成阴”描述了什么? A. 树木在冬天的景象 B. 树木在夏天的景象 C. 树木在春天的景象 D. 树木在秋天的景象 答案:B

  3. 诗中的“冲漠味”指的是什么? A. 淡泊宁静的心境 B. 繁忙热闹的生活 C. 深沉的思考 D. 快速的行动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同样表达了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淡泊名利的心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章楶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有助于深入了解宋代诗歌。
  • 《古诗源》:一本收录了从先秦到隋代的古诗选集,有助于对比不同朝代的诗歌风格。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嘲归仁绍龟诗 独在开元寺避暑,颇怀鲁望,因飞笔联句 赤门堰白莲花 贫居秋日 病孔雀 钓侣二章 茶中杂咏。煮茶 奉和再招(一作文燕招润卿) 酒中十咏。酒乡 游栖霞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违恋 母字旁的字 爿字旁的字 河洲 一言半语 二字旁的字 包含啪的词语有哪些 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束教管闻 七搭八搭 家累千金 舟字旁的字 执粗井灶 青开头的成语 草底儿 啼天哭地 罴卧 走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