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时间: 2025-04-26 07:40:26

诗句

致道水调歌头,呈子我、行简

兵气暗吴楚,江汉久凄凉。

当年俊杰安在,酌酒酹严光。

南顾豺狼吞噬,北望中原板荡,矫首讯穹苍。

归去谢宾友,客路饱风霜。

闭柴扉,窥千载,考三皇。

兰亭胜处,依旧流水绕修篁。

傍有湖光千顷,时泛扁舟一叶,啸傲水云乡。

寄语骑鲸客,何事返南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0:26

原文展示:

致道水调歌头,呈子我行简兵气暗吴楚,江汉久凄凉。当年俊杰安在,酌酒酹严光。南顾豺狼吞噬,北望中原板荡,矫首讯穹苍。归去谢宾友,客路饱风霜。闭柴扉,窥千载,考三皇。兰亭胜处,依旧流水绕修篁。傍有湖光千顷,时泛扁舟一叶,啸傲水云乡。寄语骑鲸客,何事返南荒。

白话文翻译:

致道水调歌头,呈给子我行简。兵气笼罩吴楚,江汉长久凄凉。当年的俊杰如今何在,我酌酒祭奠严光。南边豺狼吞噬,北望中原动荡,我抬头询问苍天。归去后谢绝宾友,客路饱经风霜。关闭柴门,窥视千年历史,考察三皇五帝。兰亭的美景,依旧有流水环绕着修竹。旁边有千顷湖光,时常泛舟一叶,在水云乡中啸傲。寄语给骑鲸的客人,为何要返回南荒。

注释:

字词注释:

  • 致道:向某人致意。
  • 水调歌头:词牌名。
  • 子我行简:可能是指某位友人。
  • 兵气:战争的气氛。
  • 吴楚:古代地名,指今江苏、安徽、湖北一带。
  • 江汉:长江和汉水。
  • 俊杰:杰出的人物。
  • 酌酒酹严光:酌酒祭奠严光,严光是东汉时期的隐士。
  • 豺狼吞噬:比喻敌人的侵略。
  • 中原板荡:中原地区的动荡不安。
  • 矫首讯穹苍:抬头向天询问。
  • 谢宾友:谢绝宾客和朋友。
  • 闭柴扉:关闭简陋的门。
  • 窥千载:窥视千年历史。
  • 考三皇:考察三皇五帝的历史。
  • 兰亭:地名,位于今浙江绍兴,王羲之曾在此举行兰亭集会。
  • 修篁:修长的竹子。
  • 湖光千顷:广阔的湖面。
  • 扁舟一叶:小船。
  • 啸傲水云乡:在水云之间自由自在地生活。
  • 寄语骑鲸客:给骑鲸的客人寄语。
  • 南荒:指南方的边远地区。

典故解析:

  • 酌酒酹严光:严光是东汉时期的隐士,此句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敬仰。
  • 兰亭胜处:兰亭集会是东晋时期的一次著名文人聚会,王羲之的《兰亭序》即为此会所作,此处用以表达对文人雅集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光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感受到国家动荡、社会不安时所作,表达了对过去英雄人物的怀念,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吴楚兵气、江汉凄凉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诗人怀念过去的俊杰,通过酌酒酹严光的仪式,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现实的无奈。南顾豺狼吞噬、北望中原板荡,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归去谢宾友、闭柴扉窥千载,考三皇,则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兰亭胜处、湖光千顷的描绘,以及时泛扁舟一叶、啸傲水云乡的想象,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语言凝练,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致道水调歌头,呈子我行简:开篇点明诗的性质和对象。
  • 兵气暗吴楚,江汉久凄凉:描绘战争气氛和江汉地区的凄凉景象。
  • 当年俊杰安在,酌酒酹严光:怀念过去的英雄人物,通过酌酒祭奠表达敬仰。
  • 南顾豺狼吞噬,北望中原板荡: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 矫首讯穹苍:抬头向天询问,表达对现实的无奈。
  • 归去谢宾友,客路饱风霜: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闭柴扉,窥千载,考三皇:表达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 兰亭胜处,依旧流水绕修篁:描绘自然美景,表达对文人雅集的向往。
  • 傍有湖光千顷,时泛扁舟一叶,啸傲水云乡:想象自由自在的生活。
  • 寄语骑鲸客,何事返南荒:寄语给隐逸的友人,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兵气暗吴楚:使用“暗”字形容兵气,增强了战争气氛的压抑感。
  • 酌酒酹严光:使用“酹”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 南顾豺狼吞噬:使用“豺狼吞噬”比喻敌人的侵略,形象生动。
  • 矫首讯穹苍:使用“矫首”和“讯”字,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天命的询问。
  • 闭柴扉,窥千载,考三皇:使用“闭”、“窥”、“考”字,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 兰亭胜处,依旧流水绕修篁:使用“依旧”和“绕”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 傍有湖光千顷,时泛扁舟一叶,啸傲水云乡:使用“傍”、“时”、“啸傲”字,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气氛、社会动荡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自由生活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兵气:战争的气氛。
  • 江汉:长江和汉水。
  • 俊杰:杰出的人物。
  • 严光:历史人物,隐士。
  • 豺狼:比喻敌人的侵略。
  • 中原: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中心。
  • 柴扉:简陋的门。
  • 千载:千年历史。
  • 三皇:三皇五帝,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
  • 兰亭:地名,文人雅集的地方。
  • 修篁:修长的竹子。
  • 湖光:广阔的湖面。
  • 扁舟:小船。
  • 水云乡:水云之间的自由自在的生活。
  • 骑鲸客:隐逸的友人。
  • 南荒:南方的边远地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酌酒酹严光”中的“严光”是指: A. 东汉时期的隐士 B. 唐代诗人 C. 宋代文学家 D. 明代画家

  2. 诗中“南顾豺狼吞噬”中的“豺狼”比喻: A. 自然灾害 B. 敌人的侵略 C. 社会动荡 D. 经济危机

  3. 诗中“闭柴扉,窥千载,考三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现实的无奈 B. 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C.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 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样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诗词对比:

  • 李光的《水调歌头》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但李光更多地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李光的《水调歌头》与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都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但李光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李光的《水调歌头》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
  • 《宋词三百首》:收录了苏轼、辛弃疾等宋代词人的作品,可以与李光的《水调歌头》进行对比阅读。
  • 《中国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背景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李光的《水调歌头》的创作背景。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蛟桥怀古 晤王孟亭太守于金陵 纪梦 暮秋望月示学士各释愁应教 昼寝 去年今日 倦学 偶有下殇,因而自遣 自遣 西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包含鲤的词语有哪些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齐字旁的字 开步 由衷之言 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凵字底的字 俗手伶工 肇始 返我初服 竹字头的字 耒字旁的字 松风水月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呜咽 仙人拳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等闲人物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