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4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41:07
美女篇
作者: 曹植 〔魏晋〕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
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
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她在采桑的歧路上悠闲地游荡。她的柔软衣衫轻轻飘舞,落叶在空中翩翩起舞。她轻轻掀起衣袖,露出洁白的手腕,腕上挂着金环。头上插着金色的爵钗,腰间佩戴着翠绿的琅玕。她身上佩戴着明珠和玉器,像珊瑚一样美丽。她的罗衣轻盈飘逸,衣裳随风摇曳。她的回眸间散发出光彩,长啸的声音如兰花般清新。行路的人们需要休息,而休息的人则忘却了进餐。借问这位女子居住在哪里,她住在城南的尽头。青楼临近大路,高门紧闭着。她的美丽如朝阳般耀眼,谁不渴望见到她的容颜?媒人们在忙些什么呢?玉帛(礼品)并非总是安稳。佳人渴望高尚的情义,寻找贤良之士却是难事。众人只是徒然叫嚷,何知她内心所向?在盛年之际,身处房室之中,夜深人静时不禁长叹。
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东汉末年著名的诗人,魏晋时期的文学家,曹操之子,以才情和作品闻名,尤其在五言诗和古体诗方面造诣颇深。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美的追求。
《美女篇》是曹植在魏晋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诗中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反映了当时士人对高洁理想的渴望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美女篇》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美丽女子的形象,诗中的细节描绘生动形象,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美丽的画面。曹植以清晰的意象和柔美的语言,表达了对美的赞美和对高尚情操的追求。诗中女子的形态、装饰、气质,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的后半部分,转入对现实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感慨。女子虽然美丽,但在青楼这样的环境中,难免会受到世俗的羁绊。诗中提到的“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更是深刻地反映了在追求美好与理想的过程中,现实的无情和困难。
曹植通过对美女的描写,实际上是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进行反思,展现了他心中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在美的描写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既有对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苦短、理想难求的感慨,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美的赞美和对理想的追求,隐含着对现实生活的思考。曹植通过描写美女的优雅与美丽,反映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高尚情操的向往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中描写美女的哪个部位用“皓腕约金环”来形容?
A) 头发
B) 手腕
C) 腰间
D) 脚踝
“青楼临大路”中“青楼”指的是什么?
A) 酒楼
B) 旅馆
C) 妓院
D) 书院
诗中提到“佳人慕高义”,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爱情的渴望
B) 对美丽的向往
C) 对理想的追求
D) 对财富的追求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曹植的《美女篇》更注重细腻的形象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而李白的作品则强调豪放与洒脱。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