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七步诗

《七步诗》

时间: 2025-04-27 13:56:33

七步诗

诗句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版本一)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菽 一作:豉)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版本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56:33

原文展示:

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版本一: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菽一作豉,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版本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豆子在锅中煮沸,而豆萁却在下面燃烧。豆子在锅中哭泣,尽管它们本是同根生,为什么要如此急切地相互残杀呢?
第一版本中提到,煮豆可以做成羹,豆子和豆萁分别用来做汁,豆子在锅中哭泣。
第二版本与第一版本相似,强调了同根生的豆子为何要互相伤害。

注释:

  • 煮豆:指将豆子放在锅中烹煮。
  • :燃烧,点火。
  • 豆萁:豆子生长的茎秆,通常作为燃料。
  • 相煎:相互残杀、争斗。
  • :急切、迅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魏国著名诗人,文学家,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与其兄曹丕争夺父亲曹操的继承权。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抒情,代表作品有《洛神赋》等。

创作背景:曹植创作《七步诗》时,正值其与兄曹丕争权之际。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兄弟相残、家族内斗的深切忧虑和无奈。

诗歌鉴赏:

《七步诗》以其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展现了兄弟之间因权力而导致的内斗和相互伤害。诗中通过“煮豆”和“豆萁”的意象,生动地描绘出兄弟间的矛盾与悲哀。诗的开头就用生动的画面引入,豆子在锅中煮沸,豆萁却在燃烧,象征着兄弟间的情感经过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变得紧张。接着,诗人以“本是同根生”来强调兄弟之间的血缘关系,这种亲情因权力斗争而受到威胁,表现出诗人的无奈和对人性深刻的思考。

诗中“相煎何太急”的反问句更是情感的高潮,揭示出内斗的无意义和对亲情的伤害。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心的冷漠,具有很强的警示意义。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煮豆燃豆萁:豆子在锅中煮,豆萁在下面燃烧,意指兄弟相残。
    • 豆在釜中泣:豆子因被煮而哭泣,象征无辜之痛。
    • 本是同根生:强调豆子与豆萁同属于一根,暗喻兄弟关系。
    • 相煎何太急:反问兄弟间为何要如此急切地争斗,体现无奈与悲哀。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豆子和豆萁比喻兄弟,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豆子拟人化,使其表现出悲伤的情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豆子与豆萁的关系,表达了对兄弟相残、家庭内斗的深切反思,呼唤和谐与团结。

意象分析:

  • 豆子:象征着被迫害的无辜者,代表兄弟情感。
  • 豆萁:象征着家庭关系,燃烧的豆萁象征着家庭的破裂。
  • :象征争斗与冲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七步诗》的作者是谁?

    • A. 曹操
    • B. 曹植
    • C. 曹丕
  2. 诗中“相煎何太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无奈
    • C. 愤怒
  3. 诗所用的意象主要是什么?

    • A. 花
    • B. 豆子
    • C. 水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曹植的《七步诗》与李白的《将进酒》都探讨了人生的无奈与对命运的思考,但曹植的侧重点在于家庭和兄弟间的关系,而李白则更关注个人的豪情与放纵。

参考资料:

  • 《汉魏六朝诗》 - 介绍汉魏时期诗人的作品与风格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提供古诗词的背景和解析

通过这份详细的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七步诗》的深刻内涵与艺术魅力。

赏析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菽 一作:豉)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   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   真实度   七步诗的真假向来为人所争议。其中郭沫若说的比较有理。他认为曹植的《七步诗》:“过细考察起来,恐怕附会的成分要占多数。多因后人同情曹植而不满意曹丕,故造为这种小说。其实曹丕如果要杀曹植,何必以逼他作诗为借口?子建才捷,他又不是不知道。而且果真要杀他的话,诗作成了依然可以杀,何至于仅仅受了点讥刺而便‘深惭’?所以此诗的真实性实在比较少。然而就因为写了这首诗,曹植却维系了千载的同情,而曹丕也就膺受了千载的厌弃。这真是所谓‘身后是非谁管得’了。”但是他的说法也有人质疑,有人说,当初曹丕让曹植七步成诗只是作为一个借口,想杀他,他认为曹植肯定不能成功,但他没料到,曹植才华如此出众,当时,就连曹丕本人也被感动了些许,并且为了保住名声,以安天下,他才放过了曹植。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感秋时寓龙德寺前 广南食槟榔先嚼蚬灰蒌藤津遇灰藤则浊吐出一 贵溪道中四绝 其一 衡岳左右道旁茅舍竹门中有老人八十一岁宣和 哭潘义荣二首 早春 王倅生辰 春晴 和周希父至日雪 就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羽字旁的字 木字旁的字 厂字头的字 遒逸 阶前万里 淘渌 蛮来生作 拈周试晬 左右等宽的汉字有哪些_左右等宽的字大全 流脍人口 积劳成疾 羞字的笔顺练习_正确书写汉字羞 辵字旁的字 旡字旁的字 然字的拼音写法_汉字拼音学习 毛糙 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名家描写春天的现代诗精选_春天现代诗赏析 带走的字有哪些?带走的汉字大全及详细解析 辞有枝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