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0:59: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0:59:44
熙宁中,柯侯仲常通守漳州,以救饥得民。有二鹊栖其厅事,讫侯之去,鹊亦送之,漳人异焉。为赋此诗。
昔我先君子,仁孝行于家。家有五亩园,幺凤集桐花。是时乌与鹊,巢鷇可俯拏。忆我与诸儿,饲食观群呀。里人惊瑞异,野老笑而嗟。云此方乳哺,甚畏鸢与蛇。手足之所及,二物不敢加。主人若可信,众鸟不我遐。故知中孚化,可及鱼与豭。柯侯古循吏,悃愊真无华。临漳所全活,数等江干沙。仁心格异族,两鹊栖其衙。但恨不能言,相对空楂楂。善恶以类应,古语良非夸。君看彼酷吏,所至号鬼车。
在熙宁年间,柯侯仲常常担任漳州的守官,以拯救饥民而受到百姓的爱戴。有两只鹊鸟栖息在他的公署里,直到柯侯离去,鹊鸟也送他而去,漳州的人对此感到惊异。因此写下这首诗。
回想起我的先君,仁爱孝行于家。家中有五亩的园子,幼凤聚集在桐树花上。那时乌鸦与鹊鸟,巢穴可俯可拿。我和孩子们,喂养它们观看群鸟。乡里人惊叹这是祥瑞,野老则笑着感叹。说这里正是哺乳的地方,十分害怕鸢(鹰)与蛇。触手可及之处,这两种物生都不敢靠近。若主人可信,众鸟就不会远离。因此知道忠诚可化,能够获得鱼与猪。柯侯是一位古老的循吏,真诚而无华。临漳的百姓得以生存,数量甚至相当于江边的沙粒。仁心能够感化异族,两个鹊鸟栖息在他的衙门。但只恨不能言语,相对空对着空叫。善恶以类应,这古语并非夸张。你看那些酷吏,所到之处如同鬼车。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散文均有极高的成就,尤其以词的成就最为人称道。苏轼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关怀,风格豪放、洒脱。
《异鹊》创作于熙宁年间,背景是柯侯仲以仁政救民,深得人心。诗中鹊鸟的栖息和离去象征着忠诚的回馈,反映了苏轼对官吏应有仁德的期待与赞美。
《异鹊》通过鹊鸟的栖息和离去,表现了柯侯仲的仁政与德行。诗中描绘了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场景,以“幼凤集桐花”为起点,传达出一种生机与祥和。苏轼通过个人回忆与对乡民的观察,展现了他对善良与仁爱的追求以及对官吏品德的期望。
诗人在描绘乡民对侯仲仁德的称道时,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善与恶并列。通过“君看彼酷吏,所至号鬼车”,表达了对伪善官吏的鄙夷与对真正为民服务的官员的推崇。整首诗气韵流畅,情感真挚,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昔我先君子,仁孝行于家。
家有五亩园,幺凤集桐花。
是时乌与鹊,巢鷇可俯拏。
忆我与诸儿,饲食观群呀。
里人惊瑞异,野老笑而嗟。
云此方乳哺,甚畏鸢与蛇。
手足之所及,二物不敢加。
主人若可信,众鸟不我遐。
故知中孚化,可及鱼与豭。
柯侯古循吏,悃愊真无华。
临漳所全活,数等江干沙。
仁心格异族,两鹊栖其衙。
但恨不能言,相对空楂楂。
善恶以类应,古语良非夸。
君看彼酷吏,所至号鬼车。
整首诗通过描绘柯侯的仁政和乡民的生活,表达了对仁爱、和谐社会的向往,以及对不良官吏的批判,展现了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异鹊》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幼凤”象征什么?
诗中对比的主要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