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杂咏一百首·严光

《杂咏一百首·严光》

时间: 2025-04-27 12:21:08

诗句

幸自沉冥去,无端物色求。

蓑衣亦堪钓,何必被羊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1:08

原文展示

幸自沉冥去,无端物色求。
蓑衣亦堪钓,何必被羊裘。

白话文翻译

幸好我能够在沉寂中离去,不必无端地去寻找物品。
即使穿上蓑衣也可以钓鱼,何必去穿羊皮衣呢?

注释

  • 幸自沉冥去:幸好能够在沉静中离去。沉冥指的是深沉与静寂。
  • 无端物色求:无缘无故地去寻找东西。物色是寻找、挑选的意思。
  • 蓑衣:一种用草或麻制成的防雨衣,通常用于渔民。
  • 何必被羊裘:何必去穿羊毛做的外衣,暗指奢华或不必要的装饰。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蓑衣”和“羊裘”的对比,反映了诗人简朴自得的生活态度,隐喻了对物质追求的否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景山,宋代诗人,主要以词闻名,同时也擅长诗。刘克庄在南宋时期,经历了政治动荡,他的作品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刘克庄对生活深思熟虑的时期,或许是在他对当时动荡社会的一种反省和逃避,表达了他渴望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杂咏一百首·严光》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与态度。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出一种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第一句“幸自沉冥去”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沉冥的状态暗示了对繁华世界的逃避与放弃,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心态。第二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态度,诗人并不希望追求那些无意义的物质,而是乐于接受简单的生活方式。

“蓑衣亦堪钓”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蓑衣作为渔民的标志,象征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与之对比的“羊裘”则代表着奢华与物质的追求,诗人借此抒发了对奢华生活的轻视与对朴素生活的赞美。全诗通过极简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哲学,给人一种心灵的慰藉。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幸自沉冥去:表达诗人对沉静状态的珍视,表现出一种不愿浮华的态度。
    • 无端物色求:强调追求物质的无意义,显示出诗人对世俗的冷漠。
    • 蓑衣亦堪钓:表达了诗人愿意接受简朴的生活,享受自然的乐趣。
    • 何必被羊裘:进一步阐明了对奢华生活的不屑,强调了内心的自由与宁静。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蓑衣”和“羊裘”的对比,突出简朴与奢华的冲突。
    • 象征:蓑衣象征自然与自由,羊裘象征物质与束缚。
  •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物质与自然的比较,传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华世界的超然态度,体现了其哲学思考与生活理念。

意象分析

  • 蓑衣:象征着渔夫的生活,代表自然、简单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
  • 羊裘:象征着奢华、物质的追求,暗示了对世俗的反感与批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蓑衣”主要象征什么? A. 奢华生活
    B. 自然生活

  2. 诗人对“羊裘”的态度是? A. 追求
    B. 轻视

  3.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态度是? A. 渴望
    B. 淡泊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物质的超然态度。
  • 王维的《鹿柴》:反映了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追求。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刘克庄《杂咏一百首·严光》:李白的诗更多的是对豪放与人生享乐的追求,而刘克庄则是对物质的漠视与对自然的欣赏,两者在态度上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不同的生活哲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刘克庄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女冠子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驾幸新丰温泉宫献诗三首 驾幸三会寺应制 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翦彩花应制 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登浮图,群臣上菊花寿酒 彩书怨 题颜宗湖山平远图卷 赵北口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盼识 比字旁的字 隶字旁的字 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批亢抵巇 仙诗 立刀旁的字 本盛末荣 墙里开花墙外香 草薙禽狝 恳到 没嘴的葫芦 儿字旁的字 石人石马 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弋字旁的字 赐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