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4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41:51
虚堂成独坐,繁响发丛林。
不有鸿飞度,安知秋意深。
清霜凋病叶,冷月动哀砧。
寂寞江南道,悠悠迟暮心。
在空寂的堂中独自坐着,耳边的繁杂声响来自茂密的树林。
如果没有鸿雁飞过,怎么会知道秋天的深远意境?
清霜使病弱的叶子凋落,冷冷的月光映照着悲伤的砧板。
孤寂的江南小道上,心中感到悠悠的暮色愁绪。
李冰若(1879-1942),字子华,号冰若,近现代诗人,山东人。他的诗作多涉及人生哲理、自然景色及社会现实,风格独特,常带有淡淡的忧伤和思考。
这首诗写于作者晚年,正值人生回首之际,经历了许多社会变迁,内心充满了对生活的思索与感慨。诗中描绘的秋天景象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李冰若的《夜坐寄子大新宁五首 其一》以独坐的虚堂为背景,描绘了秋意渐浓时的孤独与思考。诗中使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清霜”“冷月”等,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远的氛围。开篇的“虚堂成独坐”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空旷的空间,诗人独自面对内心的孤寂与外界的喧嚣。
“繁响发丛林”一句,描绘了树林的声响,似乎在提醒诗人即使在孤独中也有自然的存在。然而,接下来的“不有鸿飞度,安知秋意深”,则是对内心孤独的反思,诗人通过对鸿雁的期待,表达了对秋天深意的渴望与无奈。
后两句“清霜凋病叶,冷月动哀砧”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清霜的冷冽使得树叶渐凋,而冷月照耀着砧板,似乎在诉说着生活的沉重和孤独。最后一句“寂寞江南道,悠悠迟暮心”,不仅描绘了江南的风景,更是诗人内心的写照,悠悠的暮色中流露出无限的思索与惆怅。
整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色与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对照,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深邃的秋日情怀,体现了李冰若对生命和时间的敏感与思考。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孤独、时间流逝以及秋天情感的深刻思考。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内心深处情感的探索。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还承载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体现了深刻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鸿飞”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清霜凋病叶”中,清霜的作用是____。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情感是快乐的。(对/错)
对比李冰若的《夜坐寄子大新宁五首 其一》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达了对孤独和思乡情感的深刻描绘,但李冰若的诗更倾向于自然景色的描写,而杜甫则强调了人际关系的思念与情感的交织。两者在风格上各有特点,但都在孤独与思考中找到了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