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02: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02:19
不识白沙路,其如秋思何。江声到门静,山色入杯多。远树高低出,孤帆次第过。兴酣忘日暮,列坐听渔歌。
我不熟悉通往白沙的道路,心中却充满了秋天的思绪。江水的声音在门前显得格外宁静,山色映入酒杯中显得十分丰盈。远处的树木高低错落,一只孤帆在水面上依次驶过。兴致高昂时忘却了日暮,大家围坐在一起听渔歌响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渔歌”常见于古诗中,寓意渔民的安宁生活与自然和谐的关系。
作者介绍: 邓友棠,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山水的热爱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们的生活,常常带有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邓友棠游览北兰寺时,受到了周围自然景色的启发。诗人借助自然景色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宁静与诗人个人的思考。
《游北兰寺列嶂亭》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北兰寺的宁静与美丽。整首诗以白沙路为引子,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陌生与向往。接下来的江声与山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
诗中“远树高低出,孤帆次第过”一句,描绘了远方的树木与行船的景象,给人一种动态的美感,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兴酣忘日暮,列坐听渔歌”则展现了诗人在此情此景中的愉悦心情,忘却了日暮的到来,沉浸在渔歌的旋律中。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带给读者一种宁静、舒适的心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通过描绘静谧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白沙路”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孤帆”代表什么?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