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过海粟庵访学文和尚

《过海粟庵访学文和尚》

时间: 2025-04-26 22:34:27

诗句

扁舟乍过小桥东,得得精庐问远公。

春院鹤归松桧老,晓堂龙出水云空。

沾衣细湿花朝雨,渡海虚传飓母风。

准拟狂澜深处去,行装检点日初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34:27

原文展示:

扁舟乍过小桥东,得得精庐问远公。
春院鹤归松桧老,晓堂龙出水云空。
沾衣细湿花朝雨,渡海虚传飓母风。
准拟狂澜深处去,行装检点日初红。

白话文翻译:

小舟刚刚驶过小桥东边,轻轻地来到这精致的庐舍,向远公请教。
春天的院子里,白鹤归来,松树和柏树都显得苍老;
早晨的堂前,龙从水中跃出,云彩也变得空灵。
衣服被细细的花朝雨沾湿,渡海的声音仿佛传来了狂风。
我打算去狂澜的深处,整理行李的时候,正好是日初红的时刻。

注释:

  • 扁舟:小船。
  • :刚刚,突然。
  • 得得:指小船轻轻地行驶的声音。
  • 精庐:精致的庐舍,隐喻书院或寺庙。
  • 远公:指远道而来的高僧或隐士。
  • 春院:春天的院子。
  • 松桧:松树和柏树,象征长寿和坚韧。
  • 晓堂:早晨的堂前,指寺庙或书院的厅堂。
  • 沾衣:衣服沾湿。
  • 花朝雨:春天花开的时节下雨。
  • 飓母风:强烈的风。
  • 狂澜:巨大的波浪,泛指险境或困难。
  • 检点:整理、检查。

典故解析:

  • 鹤归:白鹤是长寿的象征,常用来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龙出水:龙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代表权力与尊贵,此处表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状态。
  • 渡海虚传: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勇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行荦,清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行荦访问海粟庵时,表达了他在春天的自然景色中,感受到的宁静与对高人隐士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经过小桥,来访海粟庵的情景,充满了生动的自然意象。开头两句通过“扁舟”和“小桥东”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轻盈、悠然的氛围,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接着,春院里的白鹤与松桧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也象征了高洁的情操。诗中“龙出水云空”的意象,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暗示着诗人心中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后半部分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细节的关注,花朝雨的轻柔与沾湿,传达出春天的温润。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决心,准备深入未知的世界,体现了诗人勇于探索、不惧艰险的精神。在全诗中,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感受,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理想追求的坚定。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扁舟乍过小桥东:小舟轻轻驶过小桥,带出诗人初访的兴奋。
    2. 得得精庐问远公:在精致的庐舍里,向远道而来的高人求教,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望。
    3. 春院鹤归松桧老:春天的院子里,白鹤归来,松树和柏树显得苍老,象征着岁月与生命的轮回。
    4. 晓堂龙出水云空:早晨的堂前,龙跃出水面,云雾弥漫,寓意着生机与希望。
    5. 沾衣细湿花朝雨:衣服被细雨沾湿,春雨如丝,展示自然的温柔。
    6. 渡海虚传飓母风:渡海的声音似乎传来狂风,表达探索未知的艰难与挑战。
    7. 准拟狂澜深处去:准备去更深的波澜之处,体现出追求理想的决心。
    8. 行装检点日初红:整理行李时,正值日初红,象征新的开始。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相结合,增强诗意。
    • 拟人:如“龙出水”,赋予自然以生命与情感。
    • 对仗:如“春院鹤归,晓堂龙出”,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高人隐士的敬仰,体现了诗人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情。

意象分析:

  • 扁舟:象征自由与探索,反映诗人的心境。
  • :长寿与高洁的象征,代表理想与追求。
  • :权力与生机,象征着人文精神与自然的结合。
  • 春雨:象征温柔与生命,传达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小桥东”指的是什么地方? A. 河边
    B. 小桥的东边
    C. 小桥的西边

  2. “沾衣细湿花朝雨”描写了什么场景? A. 秋天的丰收
    B. 春天的细雨
    C. 夏天的暴风雨

  3. 诗人准备去哪里? A. 远方的城市
    B. 狂澜深处
    C. 回家的路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表现了自然的宁静与人文的和谐,但更侧重于心境的清幽。
  • 杜甫《春望》:则在描写春天的同时,融入了对国事的忧虑,情感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再次韵答田国博部夫还二首 次韵王廷老和张十七九日见寄 次韵孙巨源,寄涟水李、盛二著作,并以见寄 次韵和子由闻予善射 雪诗八首 赵景贶以诗求东斋榜铭昨日闻都下寄酒来戏和 过岭寄子由二首 其一 次前韵送刘景文 次颜长道韵送傅倅 奉和陈贤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佼的词语有哪些 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顽猾 丶字旁的字 乱箭攒心 脑气筋 比肩皆是 页字旁的字 发策决科 功盖天下 豁然省悟 草屩 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补残守缺 赳赳雄断 鸟字旁的字 飞字旁的字 见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