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5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58:53
戎马隔乡关,鱼书几日还。
思亲增白发,念乱减朱颜。
疾畜三年艾,魂归万叠山。
枕函清泪影,凄映月弯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家乡与亲人的思念。戎马生涯使得与故乡的距离变得遥远,书信往来却依旧稀少。思念亲人使我的白发愈增,乱世之中更让我失去了青春的容颜。经过三年的艰难生活,灵魂似乎只能归向那重重山峦。枕边的泪水映照着弯月的光辉,凄凉的情愫弥漫在夜色中。
李冰若,近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现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其诗歌风格细腻,情感真挚,常常融入个人的生活经历与时代背景。
此诗作于动荡的时代,诗人身处战乱之中,离乡背井,感受到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家乡的渴望。诗中反映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悲伤。
《枕上作二首 其二》是李冰若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现了在动乱时代中人们的离愁别绪。诗的开头“戎马隔乡关”便直接将战争与乡愁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强烈的隔阂感。接下来的“鱼书几日还”,更是透露出书信交流的稀少与珍贵,流露出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思亲增白发,念乱减朱颜”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因思念而生出的白发,以及因乱世而失去的青春容颜,充分体现了时间的无情与人心的脆弱。随后的“疾畜三年艾”,暗示了生活的艰辛,表现出诗人心灵上的疲惫与无奈。
最后两句“枕函清泪影,凄映月弯环”则是情感的高潮,泪水在月光下的映照,形成了一个凄美的画面,象征着思念的深重与无尽。整首诗不仅描绘了个人的情感世界,更是对那个时代人们共同情感的真实写照。
整首诗表达了在战乱中离乡背井的诗人对故乡与亲人的深切思念,展现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交织,表现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与对亲人的无尽牵挂。
“戎马”在诗中象征什么?
“鱼书”指的是什么?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念?
通过这样的对比,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不同诗人对同一主题的不同诠释和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