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苏幕遮•窗下听咳声

《苏幕遮•窗下听咳声》

时间: 2025-07-28 10:54:15

诗句

粉罘罳,金屈戌。

花影交加,昨夜扶行处。

欲嗽还惊兰玉饫。

低锁轻喉,不放随风去。

怪重来,偏未遇。

窗外濛濛,立尽三更雨。

不是嗽声能听取。

便认衣香,难捉迷藏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0:54:15

原文展示:

苏幕遮•窗下听咳声
作者: 董以宁 〔明代〕

粉罘罳,金屈戌。花影交加,昨夜扶行处。
欲嗽还惊兰玉饫。低锁轻喉,不放随风去。
怪重来,偏未遇。窗外濛濛,立尽三更雨。
不是嗽声能听取。便认衣香,难捉迷藏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窗下听到咳声的情景。窗帘轻薄如粉,金色的窗棂微微弯曲。窗外花影摇曳,昨夜有人经过的地方仍然可见。想要咳嗽却又担心打扰到那如兰似玉的美人。轻轻地锁住声音,不让它随风飘散。奇怪的是,自己再次回想,却偏偏没有遇见那个人。窗外细雨淅沥,站在窗前已经是三更时分。那并非简单的咳声可以听到,愈发让我想起那衣服的香气,难以捉摸,仿佛在玩捉迷藏一般。

注释:

  • 粉罘罳:粉色的窗帘。
  • 金屈戌:金色的窗棂微微弯曲。
  • 花影交加:花影重叠,交错着。
  • 扶行处:曾经有人经过的地方。
  • 兰玉饫:形容女子如兰花般美丽,像玉一样温润。
  • 轻喉:轻声咳嗽。
  • 濛濛:细雨迷蒙。
  • 三更雨:夜深时的雨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以宁,明代女词人,生活于文人雅士交往频繁的时代。她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女性视角而闻名,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生活的细节。

创作背景:

《苏幕遮•窗下听咳声》是董以宁在某个夜晚的沉思之作,描绘了细雨中的孤独与思念。诗人通过听到的咳声,引发了对某位女性的思念,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思念的独特感受。开篇以“粉罘罳,金屈戌”构建出一种轻盈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如梦似幻的空间。窗外的花影和昨夜的扶行处成为了思绪的依托,诗人从简单的咳声中引发出复杂的情感。这里的“咳声”不仅仅是身体的反应,更是心理上对某种情感的表达。

诗中“欲嗽还惊兰玉饫”一语,既表现了对那位美人的深切思念,也隐含着一种不敢轻易打扰的羞涩。这种情感的矛盾在“低锁轻喉,不放随风去”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诗人试图压抑自己的情感,却又无法控制其流露。

“怪重来,偏未遇”一句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无奈,窗外的细雨伴随着孤独的思考,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无法言说的情感。最后一句“便认衣香,难捉迷藏住”,则将思念的意象升华,表达了即便是对衣香的感知,也如同在玩捉迷藏,难以真正捕捉到那份情感的实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孤独与思念的深刻理解,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粉罘罳,金屈戌:描绘窗帘的轻柔与窗棂的华美,设定了一个温馨的环境。
  2. 花影交加,昨夜扶行处:暗示夜晚的回忆,花影交错,渗透着过去的痕迹。
  3. 欲嗽还惊兰玉饫:表达了对美人懷念的复杂情感,既想咳嗽又担心打扰。
  4. 低锁轻喉,不放随风去:表现了内心的挣扎与压抑,试图控制情感。
  5. 怪重来,偏未遇:感慨重回旧地却没有遇见,增添了失落感。
  6. 窗外濛濛,立尽三更雨:描绘细雨中的孤独,时间的流逝感。
  7. 不是嗽声能听取:强调声音的局限,无法捕捉到情感的真实。
  8. 便认衣香,难捉迷藏住:将思念与气味结合,表现出对美好的追寻与难以把握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咳声”比作对情感的表达,赋予其更深层的意义。
  • 拟人:将窗外的雨与思念相联,生动地展示情感的流动。
  • 对仗:前后句对称,增强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思念”与“孤独”展开,探讨了在细雨中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无奈,展现了女性柔情与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内心的孤独与思念的空间。
  2. :代表美好的回忆与情感的寄托。
  3. :象征思念的细腻与无奈。
  4. 咳声:隐喻对情感的表达与压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欲嗽还惊兰玉饫”中“兰玉”指的是:
    A. 美丽的花
    B. 美丽的女子
    C. 美丽的衣服
    D. 美丽的音乐

  3. 诗中提到的“窗外濛濛,立尽三更雨”中的“三更”指的是什么时候?
    A. 晚上十点
    B. 半夜
    C. 黎明
    D. 黄昏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失去爱情的思念与孤独,情感细腻,描写风景与情感交融。
  • 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则通过秋雨与蝉声表达了离愁别绪,情感也同样深厚。

参考资料:

  • 《明代女词人研究》
  • 《唐诗宋词选读》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虔州八境图》八首 春帖子词皇帝阁六首 喜雨亭记 次前韵寄子由 到颍未几,公帑已竭,斋厨索然,戏作 东坡八首 戚氏 薄薄酒二首,并引 其一 送渊师归径山 张先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连甍接栋 屈致 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豕字旁的字 豆字旁的字 皮字旁的字 黽字旁的字 款言不听 能诗会赋 我心如秤 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屮字旁的字 搭背 露人眼目 忠不可兼 包含贤的成语 胸次丘壑 焌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