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55: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55:02
原文展示:
赠孙思顺 杨载 〔元代〕 天涯相遇两相知,对榻清谈玉屑霏。芳草漫随愁共长,青春不与客同归。薰风池馆蛙声老,落日帘栊燕子飞。南浦他年重到日,湖山应识谢玄晖。
白话文翻译:
在遥远的天涯我们相遇并相互了解,夜晚我们相对而坐,清谈如玉屑般纷飞。芳草似乎随着忧愁一起生长,青春却不会与客人一同归去。温暖的微风中,池塘边的蛙声显得苍老,夕阳下,帘栊间燕子飞翔。将来某天再次来到南浦时,湖山应当还能认出我这位谢玄晖。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载,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此诗可能是作者在旅途中与友人孙思顺相遇后所作,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憧憬。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与友人孙思顺在天涯相遇之时,两人相谈甚欢,诗中流露出对友情的深厚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孙思顺在天涯相遇时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诗中“天涯相遇两相知”一句,直接点明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情,而“对榻清谈玉屑霏”则进一步以玉屑比喻两人谈话的珍贵和精彩。后两句通过对芳草、青春、薰风、蛙声、落日、燕子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既忧愁又温馨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最后两句以谢玄晖自比,暗示了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孙思顺的深厚情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憧憬。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作者展现了与友人孙思顺在天涯相遇时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玉屑霏”比喻的是什么? A. 谈话内容珍贵而精彩 B. 玉石的碎片 C. 芳草的生长 D. 青春的流逝
诗中“南浦他年重到日”表达了什么?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友情的珍视 D. 对自然的赞美
诗中“湖山应识谢玄晖”中的“谢玄晖”指的是谁? A. 作者自己 B. 友人孙思顺 C. 南朝诗人谢朓 D. 其他诗人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