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4: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4:28
罩向金笼好羽仪,分明喉舌似君稀。
不须一向随人语,须信人心有是非。
这只鹦鹉罩在金色的笼子里,羽毛显得十分美丽,
它的喉舌清晰,似乎有着君王的稀有之才。
不必一味地随声附和他人的话,
要相信人心中自有是非曲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未特别引用典故,但涉及到对鹦鹉的描述与人类智慧的对比,反映了对言语与真实思想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僧定渚是宋代的一位僧人,因其作品多涉及自然与哲理,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其作品通常具有禅意,关注人心与生命的真实。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融合的时期,社会对语言与真实思想的探讨日益增多,诗人通过鹦鹉的形象,反映了人们在交际中常常迷失自我,盲目跟随他人的观点。
《咏鹦鹉》通过对鹦鹉的细致描绘,生动展示了其美丽的外形和聪慧的语言能力。然而,诗人并不止于表面的赞美,而是更进一步探讨了言语与真实思想之间的关系。鹦鹉在金笼中虽显华丽,但诗人却提醒我们,不应被外表所迷惑,更应重视内心的真实感受。
诗中“罩向金笼好羽仪”一句,既描摹了鹦鹉的美丽形象,又暗示了其被囚禁的状态,虽然外表光鲜,却失去了自由。接下来的“分明喉舌似君稀”,则强调了鹦鹉的语言能力,似乎赋予了它与君王同等的智慧。然而,诗人却继而提出“不须一向随人语”,强调了个体在言语表达中的独立性,警示人们不应盲目附和他人,而应该坚持自我,信任内心的判断。
整首诗通过鹦鹉这一形象,深入探讨了言语、自由与真实思想之间的联系,展现了诗人对人性深刻的洞察力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它不仅是一首咏物诗,更是一篇关于人生哲理的思考文,鼓励人们在纷繁的世界中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呼唤个体在社会交往中保持独立的思考能力,不应盲目追随他人的话语,而应重视内心的真实判断,反映了人对自由与真实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罩向金笼好羽仪”指的是:
A. 鹦鹉在笼子里很自由
B. 鹦鹉的外表被美化了
C. 鹦鹉被囚禁在笼子里
D. 鹦鹉在天空中飞翔
诗人对鹦鹉的看法是:
A. 赞美鹦鹉的美丽
B. 批评鹦鹉的缺乏自由
C. 认为鹦鹉是聪明的
D. 不关心鹦鹉的命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咏鹦鹉》和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反映人心的变化,但《咏鹦鹉》更专注于个体的语言与自由,而《赋得古原草送别》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