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52:59
原文展示:
梁王弃宫馆,时世古今违。
犹有南湖水,春来雁鹜飞。
楼台沉倒影,林薄挂余晖。
豪侈终何在,行人得暂依。
白话文翻译:
梁王抛弃了宫殿和馆舍,时代的变迁让古今大相径庭。
南湖的水依然在流淌,春天来临时,雁和鸭子在空中飞舞。
楼台的影子在水中沉浮,树林稀薄,余晖挂在天边。
奢华的生活终究何在?行人只能暂时依赖眼前的景致。
注释:
- 梁王:指的是古代梁国的君主,代表着权力与奢华。
- 宫馆:指王宫和客馆,象征着富贵的生活。
- 雁鹜:指大雁和野鸭,春天飞来,象征自然的生机。
- 楼台:指建筑物,象征人类的文明成就。
- 沉倒影:水中映出的影子,表现出环境的静谧。
- 豪侈:奢华,奢侈的生活方式。
- 暂依:暂时依靠,说明行人的无奈与短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和诗人。他以《资治通鉴》闻名,主张治国理政,反对权臣专政,崇尚儒家思想。他的诗词多描写历史感悟,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旅宿营瞧阳南湖》创作于司马光晚年时期,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作品通过对南湖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南湖春日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奢华生活的感慨与对自然的赞美。开篇以“梁王弃宫馆”引出历史的变迁,突显出权力的脆弱和奢华生活的短暂。接着描绘春天的南湖,展现出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美好。最后,诗人以“豪侈终何在”和“行人得暂依”结束,深刻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对自然的依赖。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反思,又有对当下的感慨,充分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梁王弃宫馆:开篇直入主题,指的是曾经的繁华已随时间流逝,暗示权力的失落。
- 时世古今违:强调历史的变迁与现实的对立,表现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犹有南湖水:转而描绘自然景色,展现自然的永恒与美丽。
- 春来雁鹜飞:春天的到来,生命的复苏,体现了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
- 楼台沉倒影:描绘湖面上的倒影,形成一种静谧的美感。
- 林薄挂余晖:描绘日落时分的景象,表现出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 豪侈终何在:对比奢华与自然,提出了对人生意义的反思。
- 行人得暂依:行人只能暂时依赖眼前的美景,突显出人生的无奈与寻求慰藉的心态。
修辞手法:
- 对比:历史的奢华与自然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南湖水、雁鹜、楼台等意象交织,营造出自然的和谐美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对历史的变迁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哲学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湖水:象征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永恒。
- 雁鹜飞: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希望。
- 楼台:象征人类的文明与历史。
- 余晖: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美好的瞬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梁王”指的是哪个朝代的君主?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雁鹜”是指____和____。
-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奢华生活的向往。(对/错)
答案:
- C. 梁代
- 大雁和野鸭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但更侧重于国事的忧虑。
- 王维《鹿柴》:与《旅宿营瞧阳南湖》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维的诗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司马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