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4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46:29
又寄题陟屺寺
作者: 司马光 〔宋代〕
郑南峰下寺前轩,
反景分明见渭川。
为报十年容易别,
於今愁悴不如先。
在郑南峰下的寺前凉亭,
夕阳的余晖清晰地照耀着渭川。
为了报答这十年来轻易的别离,
如今的我愁苦憔悴,真不如早早告别。
这首《又寄题陟屺寺》是一首蕴含深情的诗,诗中通过描述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出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开头两句通过描写郑南峰下寺前的夕阳光景,构建出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环境,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的热爱。“反景分明见渭川”中的“分明”二字,传达了夕阳照耀下的清晰和真实,似乎在提醒着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接下来的两句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转折,十年的分别并未让他忘却对友人的思念,反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愁苦与憔悴愈加明显。诗的尾声以“於今愁悴不如先”收尾,形成了一种对比,表达了对早期别离的怀念和对现在孤独的无奈。这种情感的深邃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人心的脆弱,体现了司马光在文学上的深刻造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反映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主题充满了思念与惆怅。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反景”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十年的别离感到怎样的情绪?
“於今愁悴不如先”意思是:
答案:1. A 2. C 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