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石阁春望

《石阁春望》

时间: 2025-04-26 06:35:02

诗句

极目千里外,川原绣画新。

方知平地上,见不尽青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5:02

原文展示:

石阁春望

极目千里外,川原绣画新。
方知平地上,见不尽青春。

白话文翻译:

远望千里之外,河川原野如同新的绣画。
才明白在平坦的土地上,无法尽览这春天的生机。

注释:

  • 极目:目光所及,远望的意思。
  • 千里外:形容视野广阔,远至千里之外。
  • 川原:指河流和原野。
  • 绣画新:比喻春天的景色如同新绣的画作,生机盎然。
  • 方知:才明白,才知道。
  • 平地上:指平坦的土地。
  • 见不尽:看不完,无法全部看到。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极目千里外”可以联系到古人常用的远望表达,传达了对广阔自然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以其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倡导实事求是的治国理念。他的诗词风格朴实而深邃,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天,作者在高处俯瞰自然景观,表达了对春天生机勃勃的赞美和对生命活力的感悟,可能与他在政治生涯中的思考有关。

诗歌鉴赏:

《石阁春望》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诗,诗人通过宽广的视野,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诗的开头“极目千里外”展现了诗人远眺的眼界,千里之外的河川原野如同一幅新绣的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美好。诗人借助生动的比喻,将自然的美与青春的朝气结合在一起,传达出一种对生命活力的感悟。

在“方知平地上,见不尽青春”两句中,诗人意识到在平坦的土地上,尽管无法一眼看尽青春的景象,但这种感受依然深刻。这里的“青春”不仅是指自然界的春天,也隐喻了人生的朝气蓬勃,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意象鲜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通过优美的意象,诗人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更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极目千里外:视野宽广,表现诗人心胸开阔。
    • 川原绣画新:描绘春天的景色,形象生动。
    • 方知平地上:转折,之前的远望和现实的对比。
    • 见不尽青春:感叹青春的短暂与美好,人生如春。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景色比作“绣画”,生动形象。
    • 对仗:整体结构上有一定的对称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生机的赞美,同时引发对生命活力的深刻思考,强调了青春的珍贵。

意象分析:

  • “千里”:象征着广阔的视野和无限的可能性。
  • “川原”:自然的象征,体现了生命的活力与美。
  • “青春”:不仅指自然界的春天,也象征着人生的活力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极目千里外”表现了什么?

    • A. 诗人的思乡之情
    • B. 诗人宽广的视野
    • C. 诗人对未来的憧憬
  2. 诗中“川原绣画新”中的“绣画”指的是什么?

    • A. 一幅画
    • B. 春天的景色
    • C. 自然的变化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青春的怀念
    • B. 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活力
    • C. 自然的变化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春日偶成》 by 朱熹

诗词对比

  • 《春晓》:与《石阁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美好,但更侧重于晨曦初现的宁静。
  • 《春日偶成》:则通过细致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细腻感受,风格上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楚辞》
  • 相关的诗词研究论文与评论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望江南 望江南四首 其二 望江南 其二 望江南十首 其一 游黄山 望江南 其十一 杂咏 望江南 其三 望江南 其二 西苑除夕 望江南 望江南 其七 望江南 其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踟躇不前 臣心如水 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衣妆楚楚 止字旁的字 包含泼的成语 帷墙之制 烈火烹油 韦字旁的字 背坏 包含鳌的词语有哪些 争譫 比字旁的字 母字旁的字 孤特独立 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秪管 舟字旁的字 千斤重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