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偕蕙西访曾涤生学士蕙西有诗见示即次其韵

《偕蕙西访曾涤生学士蕙西有诗见示即次其韵》

时间: 2025-05-04 02:23:21

诗句

冷官如僧舍如刹,入门但少孤磬戛。

巷北枢曹肯相过,高论汨汨奋颉滑。

为语巷南有阁长,濯濯麋群彼尤黠。

走访坐谈出近著,钩妍摘媸互标轧。

当其至处读者嘿,千里之车三寸牵。

爬梳剔抉遂忘晡,向晚长嘶续鸣{紥虫}。

主人爱客客恋主,留饷豚鱼无特杀。

上座自觉老可耻,领下欲髯首先鬝。

饭罢东林月高出,椭璧十已圆其八。

白光射地翻凉波,上有树影秋毫察。

围坐杂言一言识,恶语须防报阍刖。

归途巷南复巷北,矫矫秋空一双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23:21

原文展示:

冷官如僧舍如刹,入门但少孤磬戛。
巷北枢曹肯相过,高论汨汨奋颉滑。
为语巷南有阁长,濯濯麋群彼尤黠。
走访坐谈出近著,钩妍摘媸互标轧。
当其至处读者嘿,千里之车三寸牵。
爬梳剔抉遂忘晡,向晚长嘶续鸣紥虫。
主人爱客客恋主,留饷豚鱼无特杀。
上座自觉老可耻,领下欲髯首先鬝。
饭罢东林月高出,椭璧十已圆其八。
白光射地翻凉波,上有树影秋毫察。
围坐杂言一言识,恶语须防报阍刖。
归途巷南复巷北,矫矫秋空一双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冷的官邸,像僧舍或寺庙一样,推开门却只有孤零零的钟声在响。北边的官员不愿相互来往,深邃的议论如流水一般流淌。听说南边有一座高阁,清澈的水面上,麋鹿群体显得尤其聪慧。走访聊天中,大家的见解碰撞着,互相挑剔对方的优劣。到达那里时,读者默默无声,千里之路似乎只有三寸的牵引。翻阅书籍到忘记了时光,傍晚的虫鸣声不断。主人热情招待客人,客人也恋恋不舍于主人,留下的鱼肉没有特别的珍惜。坐在上座的自己感到老而羞耻,想要用长须来掩饰自己。饭后东林月亮高悬,椭圆的月亮已经圆了八分。白光洒在地上,波光粼粼,树影分外清晰。大家围坐在一起,杂谈中一言识趣,恶言却需谨慎防备。归途上再次经过南巷北巷,仰望秋空,望见一双飞翔的鹰。

注释:

  • 冷官:指冷清的官邸。
  • 孤磬戛:孤零零的钟声。
  • 枢曹:指官员,政治中心。
  • 高论:高深的议论。
  • 濯濯麋群:形容麋鹿群体清澈而聪慧。
  • 钩妍摘媸:互相挑剔对方的优劣。
  • 千里之车三寸牵:形容阅读的深邃与广阔。
  • 向晚长嘶:傍晚虫鸣声长。
  • 豚鱼:指餐桌上的鱼肉。
  • 椭璧:指月亮的形状。
  • 阍刖:指恶言的后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戴熙,清代诗人,生于文人世家,擅长诗文,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为题材。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戴熙访问曾涤生学士之际,表达了对学术交流和人际交往的思考,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情谊和学术氛围。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冷清官邸的描绘,展示了一个充满文人气息的聚会场景。诗中以“冷官”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冷、孤独的气氛,随后转向对话与讨论的热烈,表现了文学交流中思想的碰撞与交融。尤其是“千里之车三寸牵”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读书的深远与广博,突显了学术探讨的重要性。

在用词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白光射地翻凉波”,描绘了夜晚月光下的宁静与清幽,增强了诗的意境。而“主人爱客客恋主”则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情感,体现了传统文人之间的友谊和相互欣赏。

整首诗在形式上工整对仗,内容上兼具哲理与情感,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与思想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冷官如僧舍如刹:冷清的官邸如同僧舍或寺庙。
  2. 入门但少孤磬戛:推门进去,只有孤零的钟声。
  3. 巷北枢曹肯相过:北边的官员不愿相互交流。
  4. 高论汨汨奋颉滑:深邃的议论如水流一般。
  5. 为语巷南有阁长:听说南边有一座高阁。
  6. 濯濯麋群彼尤黠:清澈的水面上,麋鹿群体显得聪慧。
  7. 走访坐谈出近著:走访聊天中,大家的见解碰撞。
  8. 钩妍摘媸互标轧:互相挑剔对方的优劣。
  9. 当其至处读者嘿:到达时,读者默默无声。
  10. 千里之车三寸牵:千里之路似乎只有三寸的牵引。
  11. 爬梳剔抉遂忘晡:翻阅书籍到忘记了时光。
  12. 向晚长嘶续鸣紥虫:傍晚虫鸣声不断。
  13. 主人爱客客恋主:主人热情招待客人,客人也恋恋不舍。
  14. 留饷豚鱼无特杀:留下的食物没有特别的珍惜。
  15. 上座自觉老可耻:坐在上座的自己感到老而羞耻。
  16. 领下欲髯首先鬝:想要用长须来掩饰自己。
  17. 饭罢东林月高出:饭后东林月亮高悬。
  18. 椭璧十已圆其八:椭圆的月亮已经圆了八分。
  19. 白光射地翻凉波:白光洒在地上,波光粼粼。
  20. 上有树影秋毫察:树影在月光下显得清晰。
  21. 围坐杂言一言识:大家围坐在一起,杂谈中一言识趣。
  22. 恶语须防报阍刖:恶言却需谨慎防备。
  23. 归途巷南复巷北:归途上再次经过南巷北巷。
  24. 矫矫秋空一双鹘:仰望秋空,望见一双飞翔的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千里之车三寸牵”比喻读书的广博。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运用自然景物的描写,如“白光”、“树影”等,增添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文人聚会的描绘,表现了对学术交流的重视、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清代文人独特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 冷官:代表孤独与清冷的环境。
  • 孤磬:象征孤独的声音。
  • 麋群:代表聪慧与生机。
  • 东林月:象征宁静与美丽。
  • 秋空鹘:象征自由与高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冷官如僧舍如刹”意指什么? A. 官邸热闹
    B. 官邸冷清
    C. 僧舍温暖

  2. “千里之车三寸牵”表达了什么含义? A. 读书的浅薄
    B. 读书的深远
    C. 读书的无用

  3. 诗中提到的“主人爱客客恋主”反映了怎样的情感? A. 主人与客人之间的冷漠
    B. 主人与客人之间的相互珍惜
    C. 主人与客人之间的敌意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可以将戴熙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前者关注人际交流和学术探讨,后者则更注重自然景色与个人心境的结合,展示了不同的文人情怀。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唐诗的对比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虔州术士谢晋臣 和段屯田荆林馆 贺新郎·夏景 与赵陈同过欧阳叔弼新治小斋戏作 蜜酒歌(并叙) 雨后行菜圃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与子由同游寒溪西山 迨作《淮口遇风诗》,戏用其韵 南堂五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同学究出身 余膏剩馥 不好意思 牛字旁的字 瓜字旁的字 五箭 种蠡 颓垣败壁 揎拳拢袖 包含狐的成语 百战百败 祖功宗德 双人旁的字 釒字旁的字 隹字旁的字 焕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