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1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15:27
霅山和丹岩晚春韵
作者: 卫宗武 〔宋代〕
众植惟推杞梓尊,
邓林翘楚已无存。
谁家一树花浮雪,
犹喜刺桐花有孙。
这首诗描写了春末时节的景象。诗人认为,众多的树木中,杞树和梓树最为尊贵,然而邓林中的那些杰出树木已经消失。谁家的一棵树上花瓣如雪飘浮,仍然让人欣喜的是刺桐花依旧繁盛。
“杞梓”在古代文学中常被用作象征高贵的树木,代表着坚韧和生命力。此诗提到的“邓林”可能指的是某个著名的林木之地,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昔日繁盛的怀念。
作者介绍:卫宗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深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春末,正值自然界万物复苏之时,诗人借景抒情,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向往和对过往美好事物的追忆。
这首诗在意象上引人入胜,通过对比与类比,诗人展现了春末时节的生动景象。开头的“众植惟推杞梓尊”强调了诗人对特定树木的推崇,似乎在表达一种对传统美德的认同。而“邓林翘楚已无存”则触及了流逝与失落的主题,令人感到一丝惆怅。
接下来的“谁家一树花浮雪”,用轻盈的意象描绘了春日花开的美丽,仿佛在提醒我们,尽管过去的辉煌已不在,但依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好。“犹喜刺桐花有孙”则是对未来的展望,刺桐花的繁盛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表现出一种乐观的情绪。
整首诗在构思上层次分明,情感由对过去的怀念转向对现在的珍惜,最终升华为对生命的赞美,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诗意,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景象的怀念与对当下生命的珍惜,展现了诗人的乐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杞梓”是指哪种树木?
A. 榕树
B. 枫树
C. 杞树和梓树
D. 桃树
“邓林翘楚已无存”中“翘楚”指的是什么?
A. 高大的树木
B. 优秀的树木
C. 常青的树木
D. 花开的树木
诗中提到的“刺桐花”象征着什么?
A. 过去的辉煌
B. 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C. 春天的结束
D. 冬天的来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