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5:44
潞公与梅圣俞论古人有纯用平声字为诗如枯桑
作者: 郑刚中 〔宋代〕
节物暗老我,壮志物未已。
事业力自致,贵贱命可委。
节气的轮回使我暗自衰老,而我的壮志依然未曾消逝。
事业的成功全靠自身的努力,而贫富的命运可以随意抛弃。
诗中提到的“古人有纯用平声字”为诗,可能是指古代诗词中运用平声字的传统,这体现了对古典诗词的尊重及对语言音韵的讲究。古代诗人往往追求音韵的和谐,平声字的使用能够增强诗的韵律感。
郑刚中,字子贞,号惭愧,宋代诗人,以其清新隽永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志向的坚持,风格简练而富有哲理。
这首诗是在对古人诗歌形式的讨论中产生的,反映了诗人对平声字的推崇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诗词不仅是文学创作的形式,也是士人表达志向与理想的重要方式。
这首诗以深刻的情感和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生命、事业与命运的反思。开头的“节物暗老我”一句,直接点出了时间流逝带来的衰老,传达出一种对时光无情的感慨。然而,紧接着的“壮志物未已”,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坚韧与不屈,尽管身体在衰老,心中的理想和抱负却依然存在。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接下来的“事业力自致”,强调了个人努力在事业成功中的重要性,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最后一句“贵贱命可委”,则表达了对物质财富的淡然,显示出一种超然和洒脱的生活态度。整体而言,诗中融入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个人奋斗的肯定,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整首诗表达人生在时间流逝中的反思与奋斗,强调个人努力的重要性以及对物质财富的淡然态度,鼓励读者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坚持自我,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
诗中提到“壮志物未已”,意指:
a) 物质财富的追求
b) 理想与抱负仍在
c) 生命的脆弱
“节物暗老我”中的“暗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青春的怀念
b) 对时间流逝的惋惜
c) 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的“事业力自致”强调了什么?
a) 依赖他人
b) 自我努力的重要性
c) 社会地位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