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4:34: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4:34:02
新鞭暗入庭,初长两三茎。
不是他山少,无如此地生。
垂梢丛上出,柔叶箨间成。
何用高唐峡,风枝扫月明。
新种的竹子悄然长入庭院,刚刚长出两三根嫩茎。
并不是他山的竹子少见,这里也能生长出如此的竹子。
竹子向下垂出的枝条,从繁茂的丛中探出,柔软的叶片在竹箨间交错成荫。
何必去高唐峡,那里风吹动竹枝,扫过明亮的月光呢?
作者介绍:张蠙,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擅长描绘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繁荣、文化昌盛之时,诗人通过描写竹子的成长,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新竹》通过描绘竹子在庭院中生长的景象,展现了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诗的前两句通过“新鞭暗入庭,初长两三茎”展现了竹子悄然生长的情景,暗示着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神奇。接下来的“不是他山少,无如此地生”则强调了竹子的生长并非局限于特定的地方,而是在任何适合的环境中都能茁壮成长,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后两句“垂梢丛上出,柔叶箨间成”描绘了竹子枝叶的柔美,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最后一句“何用高唐峡,风枝扫月明”则提出了一个哲思:美丽的自然不必远求,只需在身边的竹子中就能感受到风的轻拂和月光的明亮,表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多用比喻和拟人手法,竹子的柔美和韧性被生动描绘,形成鲜明的意象。
主题思想:通过描绘竹子在庭院中的生长,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强调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
诗词测试:
诗中“新鞭”指的是:
A. 新长出的竹子
B. 新种的树木
C. 新开的花朵
诗中提到的“高唐峡”主要象征:
A. 遥远的风景
B. 竹子的故乡
C. 自然的寂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王维的《竹里馆》同样描绘了竹子的意象,表达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两者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均强调了与自然的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