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1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16:03
十万雄军幕,三千上客才。
何当谈笑外,远慰寂寥来。
骚雅锵金掷,风流醉玉颓。
争知江雪寺,老病向寒灰。
南州无百战,北地有长征。
闲杀何从事,伤哉苏子卿。
江楼联雪句,野寺看春耕。
门外沧浪水,风波杂雨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壮丽的场景,十万雄壮的军队集结在帷幕之下,而三千位才子则在此聚会。何时我们能够在外面欢声笑语,远离这种寂寞的境地呢?骚人雅士在此角逐,金声玉振,风流倜傥的姿态令人陶醉。谁能知道江雪寺中,老者和病者都在寒灰之中度过?南方没有百战之苦,北方却有漫长的征途。闲来无事,我该做些什么呢?唉,苏子卿真令人伤感。江边的楼台上,我与雪共话,野外的寺庙里,我在观看春耕。门外的沧浪水,伴随着风波与雨声。
齐己,唐代诗人,生于756年,卒年不详,字景公,号云士,原籍山西,后迁居湖北。他以五言诗见长,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风格清新隽永。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盛世,然而诗人也感受到时代的压力与个人的孤独。诗中对谈笑和寂寥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社会变迁的感慨。
齐己的《寄答武陵幕中何支使》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诗作,诗中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感悟。开篇以“十万雄军幕”来描绘壮丽的场景,紧接着以“三千上客才”引入对文人骚客的描绘,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出对繁华喧嚣的反思。随后,诗人用“何当谈笑外,远慰寂寥来”表达了对轻松愉快生活的渴望,但又被现实的孤独所压抑。
整首诗中,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骚雅锵金掷,风流醉玉颓”描绘了文人间的竞秀与风流。而在“南州无百战,北地有长征”中,则反映了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与思索在此得以体现。
最后两句“门外沧浪水,风波杂雨声”以自然景象结束,营造出一种凄凉却又充满生机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映诗人对繁华与孤独的思考,渴望与现实的对比,以及对历史与个体命运的感怀。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的哲思。
诗中提到的“十万雄军幕”指的是什么?
A. 壮丽的场景
B. 文人的聚会
C. 自然景观
答案:A
“南州无百战,北地有长征”反映了什么?
A. 诗人的旅行经历
B. 社会动荡与战争的对比
C.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答案:B
诗人对“苏子卿”的感伤主要是因为?
A. 对往事的追忆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对朋友的怀念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