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5:21
闻雁
作者:齐己 〔唐代〕
何处人惊起,飞来过草堂。
丹心劳避弋,万里念随阳。
影断风天月,声孤荻岸霜。
明年趁春去,江上别鸳鸯。
这首诗的意思是:不知哪里的人被惊动了,雁群飞过我的草堂。为了避开猎人的追杀,我的赤诚之心在千里之外向阳光倾诉。雁影在风中与天空、月亮交错,孤独的叫声传到荻岸,霜降之时。明年春天我将启程,去江边与鸳鸯告别。
作者介绍:齐己,唐代诗人,字少游,号隐者,擅长诗歌,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自然、情感与人生哲思,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战乱的时期。诗人通过鸟类的迁徙与自身情感的寄托,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离别的感慨。
齐己的《闻雁》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雁的飞翔与诗人内心的波动,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开篇的“何处人惊起”,以惊诧的口吻引导读者进入一个生动的场景:一群飞雁掠过草堂,打破了原本宁静的氛围,激起了诗人的思绪。
“丹心劳避弋”中,诗人用“丹心”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执着与追求,同时又透露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在“万里念随阳”一句中,诗人表现了对远方的思念,不禁让人联想到对理想与归属的渴望。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影断风天月,声孤荻岸霜”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意境,展现出孤独与离别的情感。而“明年趁春去,江上别鸳鸯”则暗示了来年的希望与再见的惆怅,给整个诗作增添了一层深邃的哲思。总体来看,齐己通过对雁的描写,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对生命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飞雁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离别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丹心”是指什么?
“明年趁春去”指的是诗人对未来的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荻岸”主要用来表现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