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51: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1:44
过广济圩三首
作者:杨万里
圩田岁岁镇逢秋,
圩户家家不识愁。
夹路垂杨一千里,
风流国是太平州。
这首诗描绘了广济圩的丰收景象。每年秋天,圩田总是能丰收,圩户们的家庭每一个都没有忧愁。沿着道路,垂柳绵延一千里,风光旖旎的地方是太平盛世的国家。
典故解析:
“太平州”可以理解为一个象征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状态,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于世,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是国家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的年代,诗人通过描绘丰收的场景,表达对平和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杨万里的《过广济圩三首》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安宁的乡村生活和丰收的喜悦,反映出诗人对当时社会的美好祝愿。开篇的“圩田岁岁镇逢秋”勾勒出一个循环往复的丰收场景,彰显了农业的稳定与富饶。接下来的“圩户家家不识愁”则进一步表达了人们生活的安逸,仿佛在诉说着这个地方的富足使得人人都能过上宁静的生活。
“夹路垂杨一千里”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自然画面,柳树的垂挂与道路的延伸不仅增添了视觉的美感,也传达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而最后一句“风流国是太平州”则是对国家安定富强的期望,反映出诗人对于社会和谐的向往。
整首诗以清新明朗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将人们的生活状态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和对社会的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丰收的圩田和安宁的乡村生活,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
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出农耕文化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社会安定的期盼。
诗词测试: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秋天的丰收
B. 冬天的寒冷
C. 夏天的炎热
“夹路垂杨一千里”中“垂杨”指的是什么?
A. 竹子
B. 柳树
C. 松树
诗中提到的“太平州”意指什么?
A. 贫困地区
B. 安定富饶的地方
C. 战乱频繁的地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参考书目将帮助深入了解杨万里及其作品的背景与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