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9:09
马郎中母蒋夫人挽章
文物余三迳,芝兰秀五常。
鱼轩来粉省,象服去黄堂。
此母今谁侣,清名死不亡。
一生令吏部,癈却蓼莪章。
这首诗写道,文物依然在三迳乡,芝兰依旧鲜艳于五常山。鱼轩的美丽在于它的粉色装饰,而象服已退出了黄堂的荣耀。如今,这位母亲还有谁来陪伴她呢?她的清名将永远存在于世间。一生中她为吏部所敬重,却被《蓼莪》之章所抛弃。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山水诗和田园诗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作品情感真挚,语言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杨万里为其已故的母亲蒋夫人所作,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与敬仰。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结合对母亲的回忆,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及其在社会中应有的地位。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首联“文物余三迳,芝兰秀五常”,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清幽雅致的环境,暗示母亲的高洁品德和悠远的文化传承。接下来的“鱼轩来粉省,象服去黄堂”,则通过对比,强调了母亲的美丽和过去的辉煌地位,同时也暗示了时代的变迁与母亲的孤独。最后两句“此母今谁侣,清名死不亡”,更是情感的高潮,以疑问句形式反映出诗人对母亲失去后无可替代的悲痛,和她那永不消逝的名声。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精妙,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情的深刻思考。通过描绘母亲的高洁与清名,诗人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母亲角色的尊重与崇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与尊重,反映了古代文化中对母亲地位的重视,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鱼轩”象征什么?
A. 权力
B. 美好环境
C. 书籍
“此母今谁侣”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幸福
B. 孤独与思念
C. 愤怒
诗中提到的“清名死不亡”指的是什么?
A. 母亲的名声永存
B. 文化的消失
C. 自然的变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对比杨万里的《马郎中母蒋夫人挽章》和白居易的《琵琶行》时,可以看到两位诗人都关注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但表现方式略有不同。杨万里通过对母亲的怀念,展现了母爱的伟大;而白居易则通过琵琶女的故事,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两者都反映了对人情的深刻思考,但一侧重于母爱,一侧重于人生的悲切。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的细致分析,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