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6:58: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6:58:48
许君马老共一邦,西山断处流蜀江。
谁令十载重渡泷,滩头旧寺晨钟撞。
乱流赤脚记淙淙,道俗自谓丹霞庞。
便令筑室修畦矼,往还二老筇一双。
我许你与马老一起共居一地,西山断崖处蜀江奔流不息。
是谁让我们十年重来渡过泸水,滩头的旧寺晨钟声响起。
乱流中赤脚走过,记得那淙淙流水,乡人自称那是丹霞的壮丽。
就算让我在这里建屋修菜畦,出入之间还可与二老共享这双筇竹杖。
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诗人、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苏辙在诗词、散文方面造诣颇深,作品常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怀,风格清新脱俗。
此诗创作于苏辙晚年,表达了他对友人和自然的怀念。诗中描绘了与友人共享自然美景的愿望,反映了他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流逝的感慨。
在《次韵子瞻江西》这首诗中,苏辙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他对故乡及友人的深厚情谊。诗的开头,诗人以“许君马老共一邦”引入,显示出与友人共居的愿望,带有一种亲切感。接着,诗人描绘西山与蜀江的景致,生动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流动,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谁令十载重渡泷”一语,不仅是对时间的感慨,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迁。这种对过往的追忆与思考,使诗歌充满了哲理的深度。“滩头旧寺晨钟撞”,则引发读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钟声的余韵仿佛在呼唤着人们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诗的后半部分,苏辙提到“乱流赤脚记淙淙”,展现了他在自然中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赤脚行走于水流之间,象征着一种对自然的亲近与融入。同时,诗人以“道俗自谓丹霞庞”来描绘乡间人对自然的称赞,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景。
最后,“便令筑室修畦矼,往还二老筇一双”展现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老友的深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苏辙对自然、对友谊以及对人生的独特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厚的友情表达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反映了对故乡的怀念以及人生哲理的思考。
苏辙的字是:
A. 子瞻
B. 子美
C. 子云
诗中提到的“滩头旧寺”是用来表现:
A. 自然之美
B. 对友人的思念
C. 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乱流赤脚记淙淙”中的“淙淙”指的是:
A. 鸟鸣
B. 水流声
C. 锣声
苏辙《次韵子瞻江西》 vs. 杜甫《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