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1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15:44
初到郡斋寄钱湖州李苏州
白居易
俱来沧海郡,半作白头翁。
谩道风烟接,何曾笑语同。
吏稀秋税毕,客散晚庭空。
霁后当楼月,潮来满座风。
霅溪殊冷僻,茂苑太繁雄。
唯此钱唐郡,闲忙恰得中。
全诗翻译:
我们一同来到这个海边的郡城,已经有一半的人变成了白头翁(老年人)。虽说风景与烟云相连,但我们之间却从未有过欢声笑语。秋天的税收已经结束,官员们稀少,客人们散去,晚上的庭院显得空荡荡的。雨后的楼阁下,明月高悬,潮水涌来,阵阵凉风袭人。霅溪的地方孤冷偏僻,茂苑却显得繁盛雄伟。唯有这钱唐郡,闲忙之间正好得了个中庸。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关心民生的主题而著称,作品广泛流传,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白居易初到郡斋时,表达了他对新环境的感受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和心境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人的思念。
白居易的《初到郡斋寄钱湖州李苏州》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中,白居易以海边的郡城为背景,描绘了他到达新地方后的感受和所见。开头两句写道“俱来沧海郡,半作白头翁”,不仅表明他与友人一同到达,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令人感慨。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用“谩道风烟接,何曾笑语同”来表现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孤独,尽管身处美丽的自然风光中,心灵却感到孤寂。接着,诗人观察到“吏稀秋税毕,客散晚庭空”,描绘了官场的冷清和人情的淡漠,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失落。
最后几句,诗人将目光转向自然,描绘“霁后当楼月,潮来满座风”的美丽景象,表现了即便在孤独中,依然能体味到自然的美好,反映了他内心的平和与淡然。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白居易对人生和自然的独特理解,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唐诗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在孤独中对自然美的欣赏。诗中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白居易的《初到郡斋寄钱湖州李苏州》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人际关系的反思
C.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D. 以上皆是
“俱来沧海郡,半作白头翁”中“白头翁”指的是?
A. 年轻人
B. 老年人
C. 孩子
D. 文人
诗中的“霁后当楼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忧伤
B. 希望与宁静
C. 不安
D. 热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