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初到郡斋寄钱湖州李苏州

《初到郡斋寄钱湖州李苏州》

时间: 2025-04-28 23:15:44

诗句

俱来沧海郡,半作白头翁。

谩道风烟接,何曾笑语同。

吏稀秋税毕,客散晚庭空。

霁后当楼月,潮来满座风。

霅溪殊冷僻,茂苑太繁雄。

唯此钱唐郡,闲忙恰得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15:44

原文展示

初到郡斋寄钱湖州李苏州
白居易

俱来沧海郡,半作白头翁。
谩道风烟接,何曾笑语同。
吏稀秋税毕,客散晚庭空。
霁后当楼月,潮来满座风。
霅溪殊冷僻,茂苑太繁雄。
唯此钱唐郡,闲忙恰得中。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们一同来到这个海边的郡城,已经有一半的人变成了白头翁(老年人)。虽说风景与烟云相连,但我们之间却从未有过欢声笑语。秋天的税收已经结束,官员们稀少,客人们散去,晚上的庭院显得空荡荡的。雨后的楼阁下,明月高悬,潮水涌来,阵阵凉风袭人。霅溪的地方孤冷偏僻,茂苑却显得繁盛雄伟。唯有这钱唐郡,闲忙之间正好得了个中庸。


注释

字词注释

  • :都,一起。
  • 沧海:指海边的郡城。
  • 白头翁:老年人。
  • :随意,胡乱。
  • 吏稀:官员稀少。
  • 秋税:秋天的税收。
  • 霁后:雨后。
  • 潮来:潮水涌来。
  • 霅溪:指一个地名,冷僻的地方。
  • 茂苑:指繁盛的园林。
  • 钱唐郡:指杭州,因钱塘江而得名。

典故解析

  • 钱唐郡:指的是今浙江省杭州市,历史悠久,是著名的文化名城。
  • 白头翁:常用来形容年老的人,反映人生的无常与沧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关心民生的主题而著称,作品广泛流传,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白居易初到郡斋时,表达了他对新环境的感受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和心境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白居易的《初到郡斋寄钱湖州李苏州》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中,白居易以海边的郡城为背景,描绘了他到达新地方后的感受和所见。开头两句写道“俱来沧海郡,半作白头翁”,不仅表明他与友人一同到达,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令人感慨。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用“谩道风烟接,何曾笑语同”来表现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孤独,尽管身处美丽的自然风光中,心灵却感到孤寂。接着,诗人观察到“吏稀秋税毕,客散晚庭空”,描绘了官场的冷清和人情的淡漠,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失落。

最后几句,诗人将目光转向自然,描绘“霁后当楼月,潮来满座风”的美丽景象,表现了即便在孤独中,依然能体味到自然的美好,反映了他内心的平和与淡然。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白居易对人生和自然的独特理解,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唐诗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俱来沧海郡:表明作者与友人一同来到海边的郡城,暗示着离别与重聚。
  • 半作白头翁:感慨时间流逝,朋友们已渐渐老去,人生的无常在此显现。
  • 谩道风烟接:即使风景优美,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却少之又少。
  • 何曾笑语同:怀念过去的欢声笑语,现如今却难以再现。
  • 吏稀秋税毕:深秋时节,官员稀少,暗示社会的冷清。
  • 客散晚庭空:晚上的庭院空荡荡,表现了人生的寂寥。
  • 霁后当楼月:雨后的明月高悬,象征着希望与宁静。
  • 潮来满座风:潮水涌来,带来阵阵凉风,暗示自然的变化和生命的流动。
  • 霅溪殊冷僻:提到偏僻的霅溪,反映出生活环境的孤立。
  • 茂苑太繁雄:繁盛的园林,象征着自然的生机。
  • 唯此钱唐郡:指向钱唐郡的生活状态。
  • 闲忙恰得中:在忙碌与闲适之间找到平衡,体现了作者的生活智慧。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吏稀秋税毕,客散晚庭空”中,前后句形成了对称的结构。
  • 隐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生状态结合,表现内心感受。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在孤独中对自然美的欣赏。诗中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沧海:象征着广阔与未知,体现诗人对新环境的探索。
  • 白头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风烟:象征着人与自然的联系,也暗示了人际关系的疏离。
  • :象征着宁静与希望,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
  • 潮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变化,表现自然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居易的《初到郡斋寄钱湖州李苏州》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人际关系的反思
    C.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D. 以上皆是

  2. “俱来沧海郡,半作白头翁”中“白头翁”指的是?
    A. 年轻人
    B. 老年人
    C. 孩子
    D. 文人

  3. 诗中的“霁后当楼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忧伤
    B. 希望与宁静
    C. 不安
    D. 热闹

答案

  1. D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白居易与杜甫:两位诗人都关注社会与人情,白居易更倾向于表达个人情感与生活感悟,而杜甫则更注重历史与现实的交融。
  • 白居易与李白:白居易的作品更加平易近人,注重生活细节,而李白则常常借助豪放的意象表现个人的理想与壮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白居易诗集》
  2. 《唐诗三百首》
  3.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双调·寿阳曲 清江引 南吕·四块玉 落梅风·因他害 落梅风·夕阳下 【南吕】一枝花_咏庄宗行乐 【大石调】青杏子_天赋两风流 【般涉调】哨遍 【越调】小桃红_四公子宅赋 【南吕】一枝花_惜春夺残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燕雁代飞 行字旁的字 乙字旁的字 大字旁的字 凶开头的成语 随风倒舵 玩器 鱼字旁的字 五开头的成语 云屯雾散 缓带轻裘 革字旁的字 消尽 阪尹 辱荷 时变是守 遵养时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