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37: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37:21
晓漏启严城,宫臣缟素行。
灵仪先卤簿,新谥在铭旌。
云晦郊原色,风连霰雪声。
凄凉望苑路,春草即应生。
寒日青宫闭,玄堂渭水滨。
华夷笺乍绝,凶吉礼空新。
薤露歌连哭,泉扉夜作晨。
吹笙今一去,千古在逡巡。
天刚亮,钟声敲响,严肃的城门开启,宫中的官员们身穿白色丧服。
灵仪的册封先前已被记录下来,新谥号也在铭文上。
云层低沉,遮蔽了郊外的景色,风中夹杂着霰雪的声音。
在凄凉的苑路上远望,春草应该也会重新生长。
寒冷的日子里,青色的宫殿紧闭,玄堂旁的渭水静静流淌。
华夷的信笺突然间断绝,凶吉的礼仪变得空洞而新鲜。
薤露的歌声与哭泣交织,泉水的门扉在夜间变为晨曦。
吹笙乐器已然一去,千古的思绪在徘徊。
姚合(约公元 780年-约公元 842年),唐代诗人,字仲明,号雪窗。生于河南,曾任地方官职,后归隐于山林。姚合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真挚,风格清新。
这首诗是为悼念庄恪太子而作。庄恪太子是唐宣宗的儿子,他的去世使得朝廷和百姓深感惋惜。诗中表达了对太子的哀悼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庄恪太子挽词二首》以庄重而悲凉的笔调描绘了太子去世后的宫廷景象,情感深邃,意境悠远。诗中以“晓漏启严城”开篇,描绘了天刚亮的时刻,象征着生与死的交替,突显出一种阴郁的氛围。接下来,诗人用“宫臣缟素行”表现了朝臣们的哀悼,白色丧服成为哀悼的标志,情绪逐渐升温。
“云晦郊原色,风连霰雪声”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幻,暗示了人世间的不幸与悲凉。接下来的“凄凉望苑路,春草即应生”则通过春草的生长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轮回,尽管一切都在变化,但生命的轮回似乎是永恒的。
“寒日青宫闭,玄堂渭水滨”描绘了太子生前的居所与死亡的场所,冷清的宫殿与流淌的渭水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到无尽的惆怅。而“华夷笺乍绝,凶吉礼空新”则反映了太子的夭折使得国家的安危变得不确定,礼仪的空虚更显得悲伤。
全诗以“吹笙今一去,千古在逡巡”结尾,强调了音乐的消逝与生命的无常,展现出诗人对太子的无尽思念与对历史的深刻感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典雅与深邃。
整首诗通过对庄恪太子去世的哀悼,表现了生死无常、人生悲剧的主题。诗人在对太子的怀念中,既感受到个人的悲伤,也引发对历史与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晓漏启严城”中的“晓漏”指的是什么?
A. 早晨的钟声
B. 早晨的雨声
C. 早晨的风声
D. 早晨的鸟鸣
诗中“宫臣缟素行”中的“缟素”指的是什么?
A. 彩色衣服
B. 丧服
C. 节日服饰
D. 普通衣服
诗的最后一句“千古在逡巡”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生命的无奈
D. 对时间的流逝
对比姚合的《庄恪太子挽词》与杜甫的《哀江头》,两者都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深切怀念,但姚合更侧重于宫廷内外的哀悼场景,而杜甫则通过江水的流动象征历史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两者的情感基调虽有共鸣,但表现手法与意象选择却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