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48: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48:31
别胡逸
作者: 姚合 〔唐代〕
记得春闱同席试,
逡巡何啻十年馀。
今日相逢又相送,
予乘五马子单车。
我还记得在春天的科举考试中,我们曾经同桌应试,
时光荏苒,转眼间已经过去了十多年。
今天再次相遇又要分别,
我乘着五匹马拉的车,而你则坐着单车。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春闱”涉及到古代科举制度,是士人求取功名的重要途径。诗人通过回忆与友人在科举中同席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姚合,字子合,号惭庵,生于唐代,曾任职于宰相府,因其诗风清新自然,工于描绘人情世故而受到赞誉。他的诗作常常体现出对人生哲理和友情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与友人胡逸重聚之际,传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分别的惆怅,反映了唐代士人友情的深厚及科举带来的相识。
《别胡逸》是一首情感真挚且富有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往昔同窗生涯的回忆,唤起了对友谊的深切怀念。开头两句“记得春闱同席试,逡巡何啻十年馀”,不仅勾勒出当年求学的情景,也反映出时间的流逝使人感慨万千。随着岁月的推移,曾经的同窗如今却需再次告别,令人不免生出几分伤感。
“今日相逢又相送”显示了重聚的喜悦与离别的哀愁,正是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诗歌更加动人。而最后一句“予乘五马子单车”则通过对比,突显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豪华的五马车与简单的单车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人生的变化与取舍。
整首诗在简洁的字句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唐代士人的情谊与对时间的思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哲理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士人在科举制度下形成的深厚情谊。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回忆与胡逸同席的场合是什么?
a) 春闱考试
b) 冬天聚会
c) 书法比赛
答案:a
诗中“逡巡何啻十年馀”意为:
a) 时间很短
b) 时间已经过去很久
c) 时间还没到
答案:b
诗人乘坐的车是:
a) 五马车
b) 单车
c) 马车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姚合的《别胡逸》与李白的《赠友人》均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但姚合的诗更侧重于对时间的感慨,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豪放与洒脱。两者在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