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8:11
解连环
作者: 谭献 〔清代〕
后堂春晚。背红灯影里,酒寒人散。自卷幔别泪栏干,正斜月辉辉,断云天远。半晌偎侬,怎便是三更三点。叹从今只有,妆台镜子,照人心眼。回头岁华荏苒,记无多笑语,总添哀怨。谩付与约指双环,问何日题诗,定情相见。绣幄香泥,好护惜明年宿燕。待萧郎白马归来,絮飞满院。
在春天的傍晚,后堂里,红灯的影子背后,酒冷人散。我独自卷起帘子,泪水在栏杆上流淌,正值斜月辉映,远处云朵稀疏。半晌依偎在你身旁,怎么会是三更三点呢?叹息从今往后只剩下,妆台上的镜子,映照着我孤单的心眼。回首岁月如梭,记忆中已没有多少欢声笑语,只有愁苦与怨恨。无奈把这情感寄托在约定的双环上,问何时能够题诗重聚。绣制的帐幔散发着香泥的气息,愿好好守护明年的燕子归来。期待那骑白马的郎君归来,满院的絮飞舞。
谭献,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文笔著称。他的诗作多以抒情为主,常描绘爱情、离别等主题。
《解连环》创作于春天的晚宴之后,诗人通过描写酒后情景,表达对爱人离去的惆怅与对未来重聚的期盼。
《解连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晚独酌的画面。诗的开头以“后堂春晚”引入,设定了一个温馨而又略显悲凉的场景。红灯影下,酒冷人散,暗示着聚会的结束和情感的孤寂。诗人自卷帘子,泪水暗含在栏杆上,表现出对离去之人的思念与伤感。这种细腻的情感通过“正斜月辉辉,断云天远”进一步强化,月光的斜照和远处的云彩,象征着时光与距离的遥远。
接下来,诗人感叹时间的无情,“叹从今只有,妆台镜子,照人心眼。”镜子映照出的是孤独的心境,岁月荏苒,往昔的欢声笑语已成追忆,愁苦和怨恨悄然填满心间。诗歌的情感由此转为对未来的期盼,寄情于“约指双环”,期待再次相见的美好时刻。最后一句“待萧郎白马归来,絮飞满院”,不仅传递了对爱人的期盼,也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活的希望。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对爱情的执着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思念的主题,通过春天的细腻描写,展现对爱情的渴望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寄托了对未来重聚的美好期待。
诗中“酒寒人散”表示什么?
“妆台镜子”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解连环》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离别的惆怅与对未来的希冀,但李清照更侧重于细腻的内心情感,而谭献则通过春天的意象增添了对生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