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5: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5:31
解连环三首 其一
作者:史承谦 〔清代〕
薄衾孤拥,听车铃响急,冷光催动。
刚趁着残月余辉,任露冷烟迷,马嘶尘弄。
茅店鸡声,可也入独眠人梦?
过燕南赵北,倦倚轻鞍,漂泊谁共?
回首挑源深洞,算几时忘了柳娇花宠。
记得惜别心情,待抛却金鞭,珠泪偷涌。
落魄风标,惭愧是秦楼箫凤。
苦冲寒,又随征队,晓风暗送。
在薄薄的被子里孤独地躺着,听到马车铃声急促,寒冷的月光催促着我前行。刚好趁着残月的余辉,任由露水和寒烟迷蒙了视线,马儿在尘土中嘶鸣。茅草屋外鸡鸣声,是否也能入梦?从燕南到赵北,疲倦地倚靠在轻鞍上,漂泊在外的我又有谁可以分享?回首那深邃的山洞,想想究竟何时才会忘记那柳树娇嫩的花朵。记得离别时的情绪,还未放下金鞭,泪水已悄然涌出。落魄的风范,让我羞愧如同秦楼的箫声和凤鸣。苦苦地迎着寒风,又随着征途,晓风默默送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史承谦,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表达离别、漂泊的情感,具有典雅的风格。
创作背景:
《解连环》是史承谦的代表作之一,写于游历过程中,结合了对故土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漂泊的心境。
这首《解连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孤独的旅途中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诗人用“薄衾孤拥”开篇,营造出一种冷清孤寂的氛围,随即引入“车铃响急”,传达出赶路的急迫感。接下来的描绘中,月光、露水、马嘶等意象交织,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旅途画面,令人感受到那份难以言喻的孤独与沉重。
诗中提到的“茅店鸡声”,则巧妙地引入了生活的气息,似乎在问,是否这微小的声音能打破旅途的孤寂,令人在梦中得到片刻的安宁。诗人对周遭环境的细腻观察中夹杂着对亲情的渴望,这种情感的交织让整首诗充满了层次感。
“回首挑源深洞”一句,则引发了更深的思考,诗人想起了那些曾经的美好时光,流露出对离别的惋惜。情感的波动在“记得惜别心情”中达到高潮,泪水的涌出不仅是对过往的怀念,也象征着对未来的无奈与渺茫。
最后的“晓风暗送”让人感受到旅途的无情与生活的苦涩,似乎在预示着人生的坎坷与不易。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织,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在旅途中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故乡的眷恋,展现了清代文学中独特的抒情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过往的惋惜以及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奈,深刻反映了人生的漂泊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薄衾”指的是什么?
A. 厚被
B. 薄被
C. 不被
“茅店鸡声”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A. 生活的忙碌
B. 旅途的孤独
C. 乡土的温馨
诗中“珠泪偷涌”意指什么?
A. 忧伤的情感流露
B. 喜悦的泪水
C. 疲惫的表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