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9: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9:15
原文展示:
夜荷莹碧,照虚堂孑影,旅怀愁织。试屈指拾翠前溪,甚芳约未酬。竟随陈迹。细雨空山。懒重话玉楼消息。尽孤根自信,几度怨吟,鬓丝催白。凄霖打窗似泣,更疏疏密密,尘恨都集。问故园花好谁看。便一箭春帆,暂归如客。梦已难寻。况展转何曾眠得。强排遣,漫揩倦眼,不教泪滴。
夜里的荷花映出碧绿的光辉,照亮了空荡荡的堂屋,孤独的身影在其中摇曳,旅途的思绪愁苦而缠绵。我试着屈指在溪边捡拾翠绿的荷叶,芳香的约定却始终未能实现,只能随时间的痕迹而去。细雨洒落在空山,懒得再谈论玉楼的消息。孤独的内心充满自信,却已几度因怨恨而吟唱,鬓发因愁白了。凄凉的雨打在窗上,仿佛在哭泣,细密的雨点如同心中的尘恨聚集。问故乡的花儿谁来眷顾?只一箭春帆,暂时归来如同过客。梦已难寻,何况辗转反侧何曾安眠。强迫自己排遣思绪,随意擦拭疲惫的眼睛,不让泪水滑落。
作者介绍:丁宁,近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夜晚,正值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交织。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达对故乡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解连环》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诗,展现了诗人在夜晚静谧中对生命和时间流逝的深刻反思。夜荷的莹碧与虚堂的孤影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诗中细雨空山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仿佛在倾诉着诗人心中的愁苦与无奈。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十分讲究,夜荷、细雨、孤影等皆为情感的载体,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尤其是“鬓丝催白”一句,更是将岁月无情与内心的悲伤结合,令人感同身受。此外,诗人用“问故园花好谁看”反映出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可奈何的孤独感,突显了诗人心灵深处的焦虑和对美好事物的失落之感。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前半部分描绘景象,后半部分则深入情感,使得整首诗具有较强的内在张力和情感深度。诗人在最后通过梦的难寻和强行排遣情感的描写,将情感推向高潮,令人动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深邃而真实,令人产生共鸣。
诗词测试:
诗中“莹碧”指的是什么颜色?
诗人提到的“玉楼”代表什么?
诗中的“凄霖打窗似泣”用来表达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丁宁的《解连环》在情感上更为细腻,李白则以直接的思乡情感而著称。两首诗都在不同的层面上探讨了思乡与孤独,但表现手法和情感深度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