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4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42:30
乍停吴榜,指灵山深处,待携筇杖。吹几阵料峭东风,唤得得青驴,绕过林莽。一半斜阳,蚤已挂古藤萝上。更松声竹影,引入霞心,佳景难状。莫说图景惝恍。想当年僧绍,始穷幽赏。羡煞渺渺禅栖,隔世界由旬,尽刬烦障。惭愧尘容,且暂领烟云供养。约他年,结茅行药,采芝拾橡。
刚刚停下船,指向灵山的深处,等着拿起拐杖。吹来几阵微凉的东风,唤来那只青色的驴子,绕过林间茂密的草木。半边斜阳,已经挂在古老的藤萝上。更有松树的声音,竹子的影子,引我进入霞光之中,绝美的景色难以形容。别说画面是模糊的。想当年僧人绍,曾经在这里探索幽静的赏景。真是让人羡慕,那渺小的禅居,隔着世界的轮回,完全抹去了烦恼与障碍。感到羞愧于世俗的容貌,暂且接受这烟云的供养。约定明年,结草屋,采药,摘橡果。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便以“乍停吴榜”引入,给人一种即将进入静谧山林的期待。诗中的描写生动而富有层次感,从“灵山深处”到“青驴绕过林莽”,展现出一幅动静结合的自然画卷。斜阳、古藤、松声、竹影等意象不仅描绘了环境的美丽,也传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安详。在提到僧绍时,作者似乎在自问,自己的生活是否能如僧人一般抛却世俗的烦恼,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祥和。最终,诗人在羞愧与自省中,立下了约定,希望在未来继续追求那种隐逸的生活。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也有对自我内心的深刻反思,富有哲理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烦恼的逃避,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自省。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