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0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00:47
奉酬仲闵食新面汤饼,仍闻籴麦甚盛,因以戏
初见煌煌秀两岐,俄惊落磑雪霏霏。
可烦都尉热承汗,绝胜临淄贫易衣。
尚有清才对风月,未妨便腹贮书诗。
知君货殖夸长袖,满籴千箱待一饥。
我初见那新鲜的面汤饼,光彩夺目,令人惊艳,像是落下的雪花。
可否请你这位都尉来承受这热情的款待,远比临淄的贫困衣物要好得多。
我仍有清雅的才情来吟咏风月,肚子里装着书和诗,丝毫未受影响。
我知道你在生意上夸耀长袖善舞,满仓的麦子等待着一个饥饿的人来享用。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以豪放、清新著称,在文学上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轼晚年,诗人在经历了政治风波后,安定于杭州,生活较为舒适。诗中提到的“新面汤饼”象征着美好的生活,而“满籴千箱”则暗示着人们对物质的追求。
苏轼的这首诗通过描绘面汤饼的美味,引发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他对美食的欣赏,也反映了其对富足生活的向往。开篇“初见煌煌秀两岐”,极具画面感,瞬间引人入胜,让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那面汤饼的热气和香气。接着,苏轼以“可烦都尉热承汗”引出对饮食的热情,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中,苏轼不仅表达了对美食的赞美,也隐含了对物质追求的思考。末尾提到“满籴千箱待一饥”,则显示出他对富贵生活的反思,既有对财富聚集的讽刺,也有对人性贪欲的质疑。通过对比,他在诗中呈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既享受当下的美好,又不忘反思内心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苏轼的这首诗通过面汤饼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物质追求的反思,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煌煌”在诗中意味着什么?
A. 光辉灿烂
B. 昏暗无光
C. 普普通通
D. 低调朴素
诗中提到的“临淄”代表什么?
A. 贫穷
B. 富饶
C. 危险
D. 忧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苏轼与李白的诗作常常涉及对美食的描写和对生活的感悟。李白的豪放与苏轼的清新形成对比,二者在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物质的反思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诗风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