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1:11: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1:11:16
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见呈
岑参 〔唐代〕
公府日无事,吾徒只是闲。
草根侵柱础,苔色上门关。
饮砚时见鸟,卷帘晴对山。
新诗吟未足,昨夜梦东还。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公府内闲适的日子。每天都无事可做,朋友们也只是在闲聊。草根已经侵入了柱子的基础,青苔的颜色爬满了门的关隘。在饮砚时偶然见到鸟儿飞来,拉开帘子,晴空下对着山景。虽然新作的诗歌还未吟诵完,昨夜的梦中却已经回到了东边的故乡。
岑参(约715-770年),字子美,号青溪,唐代著名诗人,出身于边疆,曾任职于西域。岑参以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他的诗歌常常充满了浓厚的民族气息。
这首诗写于岑参担任边疆官职期间,表现了他在公府生活的闲适状态以及对故乡的怀念。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反映了作者在繁忙官场之外对自然与故乡的向往。
这首诗展现了岑参在闲暇时的内心世界,既描绘了公府生活的无聊,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首句“公府日无事”直接切入主题,清晰地传达了作者的生活状态。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无人的荒凉,草根和苔色的意象象征着被遗忘的岁月。
“饮砚时见鸟,卷帘晴对山”的描写则带有一种生动的自然景象,将闲适与美好结合在一起,仿佛在提醒人们生活中仍然有美好的事物存在。最后两句“新诗吟未足,昨夜梦东还”则流露出对创作的热情和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岑参在沉静之中,依然怀有一颗诗人的心。
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象清新,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展现了岑参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围绕着对闲适生活的描绘,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展开,展现了岑参作为诗人的敏感与细腻,抒发了对自然与故土的热爱。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草根侵柱础”主要反映了什么?
填空题:诗中“昨夜梦东还”表达了对____的思念。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生活是忙碌而充实的。
与岑参的这首诗相比,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人内心的安宁,但更侧重于表达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而岑参则兼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闲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