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遇谷口道士

《遇谷口道士》

时间: 2025-04-30 16:44:59

诗句

一见林中客,闲知州县劳。

白云秋色远,苍岭夕阳高。

自说名因石,谁逢手种桃。

丹经倘相授,何用恋青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4:59

原文展示:

《遇谷口道士》 作者: 司空曙

一见林中客,闲知州县劳。
白云秋色远,苍岭夕阳高。
自说名因石,谁逢手种桃。
丹经倘相授,何用恋青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第一次见到林中的那位客人,便知道他是闲游于州县之间的忙碌之人。白云在秋色的映衬下显得遥远,苍翠的山岭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更加高耸。他自称是因为一块石头而得名,谁在偶然中种下了桃树。若是能将道家的经典传授给我,又何必留恋那青色的道袍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闲知:意为闲游而知晓。
  • 州县:指地方行政区划,寓意忙碌的生活。
  • 名因石:自称因石头而得名,石可理解为坚韧或有特殊意义的物体。
  • 手种桃:比喻偶然的机缘。
  • 丹经:指道教的经典,通常是修炼的法门。

典故解析:

  • 青袍:道士的服装,象征道教的身份和地位。诗中提到的青袍,暗示了对名利和世俗身份的超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空曙,唐代诗人,字子长,号云溪,出生于今江苏,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而闻名,擅长写景抒情,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遇谷口道士》写于他游历山水时,对道教文化的探求与思考,反映了诗人对道士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淡泊。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一个道士的闲适生活,诗人通过与道士的偶然相遇,表达了自己对道家哲学的向往。前两句通过描绘林中客人,表现出对生活的深思,尤其是对州县繁忙生活的反思。接下来的两句,诗人用白云和苍岭的意象,渲染出一种秋天的孤寂与高远,使得道士的形象更加清晰。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内心对道教经典的渴求,同时流露出对世俗身份的淡然。整首诗呈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内心对自然与道教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见林中客:初次看到这个在林中游荡的人,暗示了偶然的相遇。
  • 闲知州县劳:一眼便看出他与世俗的联系,表明人们普遍的忙碌状态。
  • 白云秋色远:远方的白云和秋天的色彩,营造一种幽远的意境。
  • 苍岭夕阳高:高耸的青山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更加壮丽。
  • 自说名因石:道士自称因一块石头而得名,暗示他与自然的关系。
  • 谁逢手种桃:种桃象征着机缘,表明偶然与选择的关系。
  • 丹经倘相授:希望能得到道教经典的传授,体现出对道教的追求。
  • 何用恋青袍:对道教身份的超脱,表明对世俗名利的淡漠。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白云”、“苍岭”比喻人生的高远与超脱。
  • 对仗:如“白云秋色远,苍岭夕阳高”,平衡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旨在表达对道士生活的向往与世俗生活的淡泊,体现出诗人对道教哲学的理解与追求,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林中客:象征着道士的闲适与自在。
  • 白云、秋色:象征着宁静和自然的美好。
  • 苍岭:象征着坚定与不屈的精神。
  • :象征着机缘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袍”象征什么? a) 世俗身份
    b) 道士身份
    c) 诗人身份
    d) 乡村生活

  2. 诗作者意欲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a) 忧国忧民
    b) 对名利的追求
    c) 对道教哲学的向往
    d) 对世俗生活的热爱

答案:

  1. b) 道士身份
  2. c) 对道教哲学的向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本诗在自然描写与闲适生活中有相似之处,但王维更侧重于山水的静谧,而司空曙则更注重于与道士的对话与内心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诗经与古诗词的比较研究》

相关查询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送螺川旅杭 祝英台近 烟霞洞 祝英台近·岁除前五日立春,用梦窗韵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金灯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采字头的字 沁人心脾 计都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匮乏 包含幕的词语有哪些 金蜩 酉字旁的字 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沉结尾的成语 单耳刀的字 众川赴海 杨风子 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辰字旁的字 破涕成笑 放晴 乚字旁的字 左冲右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