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江陵临沙驿楼

《题江陵临沙驿楼》

时间: 2025-07-27 08:38:19

诗句

江天清更愁,风柳入江楼。

雁惜楚山晚,蝉知秦树秋。

凄凉多独醉,零落半同游。

岂复平生意,苍然兰杜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38:19

原文展示:

题江陵临沙驿楼
作者: 司空曙 〔唐代〕

江天清更愁,
风柳入江楼。
雁惜楚山晚,
蝉知秦树秋。
凄凉多独醉,
零落半同游。
岂复平生意,
苍然兰杜洲。


白话文翻译:

在清晰的江天上,愁绪更加浓重,
风中柳枝飘拂,映入江边的楼阁。
大雁在楚山的傍晚感到怅惘,
蝉鸣在秦树下预示着秋天的来临。
我在这凄凉的环境中独自酩酊,
孤零零的身影中,只有一半的朋友作伴。
曾经的理想和快乐,
如今只剩下苍茫的兰杜洲。


注释:

字词注释:

  • 江天:江面与天空,表示江边的景色。
  • 更愁:更加愁苦。
  • 风柳:被风吹动的柳树,象征柔弱与惆怅。
  • 雁惜:大雁在傍晚时分,感到依依不舍。
  • 蝉知:蝉在秋季鸣叫,预示着季节的变迁。
  • 凄凉:悲伤孤独的情感。
  • 独醉:独自一人喝醉酒。
  • 苍然:苍茫的样子,形容环境的萧条。

典故解析:

  • 楚山:指楚地的山,象征着离愁别绪。
  • 秦树:指秦地的树木,映衬出秋天的气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空曙,字子乔,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闻名,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江陵的临沙驿楼,诗人在游历途中,面对大自然的变迁和生活的无常,感受到深沉的孤独与惆怅,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题江陵临沙驿楼》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孤独。诗的开头“江天清更愁”直接将情感引入,清澈的江水和明朗的天空并不能掩盖心中的愁苦,反而更显得孤独。接着用“风柳入江楼”的意象,把环境的柔和与诗人的忧伤形成强烈对比,柳树在风中摇曳,似乎也在诉说着离愁别绪。

接下来的“雁惜楚山晚,蝉知秦树秋”,通过大雁和蝉的鸣叫,进一步深化了秋天的意象,表现出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诗人感受到晚秋的惆怅,仿佛在呼应着自己的内心。接下来的“凄凉多独醉”,则直接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表达出来,面对这种凄凉,诗人选择了独自醉酒来麻醉自己。

最后两句“岂复平生意,苍然兰杜洲”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曾经的理想与快乐,如今都被苍茫的现实所淹没。这种无可奈何的情绪,既有对往昔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天清更愁:在清澈的江天之下,愁绪愈发浓重。
  2. 风柳入江楼:风中摇曳的柳树映入了江边的楼阁,营造出一种柔美却又伤感的氛围。
  3. 雁惜楚山晚:傍晚时分,大雁在楚山上飞翔,流露出依依不舍的情感。
  4. 蝉知秦树秋:蝉鸣在秦地的树上,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象征着季节变迁。
  5. 凄凉多独醉:在这凄凉的环境中,诗人选择独自醉酒,表达内心的孤独。
  6. 零落半同游:身边仅有一半的朋友陪伴,形成了孤独的对比。
  7. 岂复平生意:曾经的理想与快乐,似乎早已不复存在。
  8. 苍然兰杜洲:如今只剩下苍茫的兰杜洲,象征着诗人的失落与迷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天和愁苦相联,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
  • 拟人:将雁和蝉赋予情感,使自然景物更加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孤独、惆怅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天:象征着广阔的自然与内心的愁苦。
  • :柔美而又轻盈,象征着无奈与依恋。
  • 雁、蝉:分别代表着离愁与季节的变迁,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兰杜洲:象征着苍茫与无望,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江天清更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愁苦
    • C. 平静
  2. “雁惜楚山晚”中的“雁”主要象征什么?

    • A. 快乐
    • B. 离愁
    • C. 友情
  3. 诗中提到的“蝉”与什么季节相关?

    • A. 春
    • B. 夏
    • C. 秋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登高》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司空曙的孤独与王维的田园诗意,前者多了几分凄凉,后者则多了几分宁静。

这两位诗人都以自然景物作为背景,但情感基调的差异使得作品各具特色,前者更显伤感,后者则体现了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查询

送芝上人游庐山 和致仕张郎中春昼 台头寺送宋希元 和子由四首 首夏官舍即事 减字木兰花·荔枝 浣溪沙(有感) 轼欲以石易画,晋卿难之,穆父欲兼取二物,颖叔欲焚画碎石,乃复次前韵,并解二诗之意 和黄龙清老三首 赠葛苇 被命南迁途中寄定武同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卑不足道 精恳 铜头铁臂 任其自然 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克字旁的字 耳目非是 紫菜 邀速 走之旁的字 气字旁的字 不断气 鬥字旁的字 心开头的成语 迕拒 弓字旁的字 禾黍之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