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0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03:46
送史泽之长沙
司空曙 〔唐代〕
谢朓怀西府,单车触火云。
野蕉依戍客,庙竹映湘君。
梦渚巴山断,长沙楚路分。
一杯从别后,风月不相闻。
谢朓在西府的情怀涌上心头,单车行驶与火云交触。
野外的蕉树依偎戍楼的客人,庙里的竹子映照着湘水的君子。
梦中的沙洲在巴山的尽头断裂,长沙与楚地的路途分开。
自从分别后,举杯共饮,风月再也无法相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司空曙(约703-770),字子长,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因其诗作多描写乡愁及山水,风格清新脱俗。他的诗中常蕴含浓厚的情感,尤以送别诗最为人称道。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送别友人史泽前往长沙之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无奈。历史上,友人之间的送别常常引发诗人的深刻情感,使得此类诗作成为古代文人表达情谊的常见方式。
《送史泽之长沙》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离别时的惆怅与思念。诗的开头提到谢朓,展现了一种对故乡的怀念,单车和火云的意象则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旅程感,令人感受到送别者内心的孤寂与哀伤。接着,诗中描绘了自然景物,蕉树依戍、庙竹映照等映衬出友人离去时的环境,进一步加深了对离别情景的描绘。
在梦渚与巴山的描写中,诗人运用地理意象,通过梦境的虚幻与现实的分隔,传达出对友人未来的惆怅与不安。最后一句“一杯从别后,风月不相闻”更是将这份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从此分别后,彼此的生活将再无交集,内心的孤独感愈发浓烈。
整首诗在情感的流露和意象的运用上都表现得极为精致,是典型的唐代送别诗的代表作,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与难以割舍的离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深厚的友情与对离别的无奈,体现了人们在面对分别时的情感冲突与思考,是一首充满思考的送别诗。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谢朓”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南朝
C. 宋代
“单车”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快乐的旅程
B. 孤独的旅程
C. 与友人同行
诗中提到的“长沙”与哪个地方相对?
A. 赵国
B. 楚地
C. 齐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唐代诗歌的背景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