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36: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36:54
《东陂遇雨,率尔贻谢南池》
作者:孟浩然
田家春事起,丁壮就东陂。
殷殷雷声作,森森雨足垂。
海虹晴始见,河柳润初移。
予意在耕凿,因君问土宜。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田园生活的场景。春天来临,农家开始忙碌,壮年男子们都去东陂(指田间)劳作。雷声不断,雨水也纷纷而降。雨后初晴时,海上的彩虹才开始显现,河边的柳树在雨水滋润下,开始轻轻摇曳。诗人本想专心耕作,却因朋友的问候而询问土壤的适宜程度。
作者介绍: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静之,唐代著名诗人,与王维齐名,擅长山水田园诗,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田园生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淡泊。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春季,突显了农民在春耕时节的忙碌以及自然景象的变化。诗人通过描绘雨后田园的生动场景,表现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东陂遇雨,率尔贻谢南池》是一首典型的田园诗,展现了孟浩然对自然和农家生活的细腻观察。诗中前两句描写了春天到来时,农民们忙于田间劳动的景象,表现出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雷声和雨水的描写,增强了自然界的动态感,仿佛让读者听到了那沉重的雷声与倾泻而下的雨水,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自然的宁静,海虹初现和河柳轻摇的意象,让人感受到雨后清新的气息与宁静的美好。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最后一句“予意在耕凿,因君问土宜”,则体现了诗人对务农生活的执着和对朋友的关心。诗人将自身的理想与现实的生活结合在一起,表现了一种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自然流畅,意境清新,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田园生活的深入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田园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农村生活的思索,体现出一种追求宁静、淡泊的生活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丁壮”是指什么?
A. 老年人
B. 壮年人
C. 小孩
D. 妇女
诗中“海虹”出现的时机是?
A. 下雨时
B. 雨后晴天
C. 夜晚
D. 冬天
诗人希望通过农事来表达什么?
A.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B. 对自然的热爱与执着
C. 对朋友的关心
D. 对生活的厌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