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2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29:26
采桑子 孟夏
作者: 梁寅 〔元代〕
舍南舍北多桃李,
子满青枝。
曲径冥迷。
新竹增高旧竹低。
扫苔坐石何妨久,
行步常迟。
伫立移时。
云起东峰日坠西。
全诗翻译:
南边和北边的院子里都长满了桃树和李树,
果实挂满了青色的枝头。
小路曲折而又幽暗。
新长的竹子比旧竹子高得多。
清扫苔藓坐在石头上又有什么妨碍,
走路的步伐总是缓慢。
我站着不动,时间在慢慢流逝。
云彩从东边的山峰升起,太阳则在西边落下。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作者介绍:
梁寅,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咏物抒情见长,擅长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初夏,正值桃李挂果之时,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与生命的流逝,表现了诗人的思索与感悟。
《采桑子 孟夏》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展现了孟夏时节的美丽景象。诗中开篇以“舍南舍北多桃李”引入,直接勾勒出一幅丰收的图景,桃李繁盛,象征着生机与希望,给人以愉悦的视觉感受。接着“曲径冥迷”点明了小路的幽深,暗示了生活的复杂与迷茫,透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新竹增高旧竹低的对比,或许隐含着对岁月更迭的思考,旧的事物终将被新的事物所替代,正如人生的不断变化。诗人选择在苔藓上坐久、行走缓慢,表现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仿佛在告诉读者,生活不仅仅是追求,更是享受当下。
最后,云起东峰、日坠西的描写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云彩和太阳的运动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感悟。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思,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豁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时间流逝的思索,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岁月无常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舍南舍北多桃李”中提到的树木主要是哪些?
诗中提到的“曲径冥迷”表达了什么情感?
“云起东峰日坠西”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