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衡阳道间

《衡阳道间》

时间: 2025-05-01 04:01:54

诗句

听彻山鸡唤雨声,东风未肯放新晴。

行人莫叹泥涂苦,且幸田家得水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01:54

原文展示

衡阳道间
听彻山鸡唤雨声,
东风未肯放新晴。
行人莫叹泥涂苦,
且幸田家得水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山间的景象,山鸡在鸣叫,仿佛在召唤雨水。而东风似乎不愿意让阳光出来,天色依然阴沉。行人不要为艰难的泥泞而感到苦恼,至少田间的农家得到了灌溉,能够进行耕作。

注释

  • 山鸡:即山中的一种鸟类,这里指代山的环境。
  • 唤雨声:指山鸡的叫声,形象地描绘了雨天的氛围。
  • 东风:春天的风,象征着新的生机与阳光。
  • 泥涂:指雨后湿滑的道路,行人出行的困难。
  • 水耕:指利用水灌溉来耕种,反映出农家的生活。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曾伯,字子昂,号扶风,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因其诗风清新而受到喜爱,作品常表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农业社会,反映了当时农民对于自然天气的依赖与感慨。

诗歌鉴赏

《衡阳道间》以山鸡的叫声引入,营造了一个阴雨绵绵的意境。诗中通过“听彻”二字,表达了声音的清晰与远近,使读者感受到雨声中的细腻与真实。接着,诗人描述东风未肯放晴的情景,表现了自然界的变化无常。行人不必因泥泞而叹息,反而应看到田家因雨水滋润而得以耕作的喜悦,这种乐观的情绪与自然的循环形成了鲜明对比。

整首诗虽然描绘了雨天的阴郁,但在结尾处却透出一丝温暖和希望。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展现了农民对天时的依赖,以及面对艰难环境时的乐观态度。李曾伯在这首诗中,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也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听彻山鸡唤雨声”:山鸡的叫声清晰可闻,暗示着雨天的来临。
    • 第二联“东风未肯放新晴”:东风没有将阴霾驱散,暗含了天气的乖戾。
    • 第三联“行人莫叹泥涂苦”:劝慰行人不要因泥泞而感到苦恼。
    • 第四联“且幸田家得水耕”:强调农家因雨水得以耕作,展现了自然的恩惠。
  • 修辞手法

    • 拟人:将“东风”赋予了情感,表现出天气的变化。
    • 对仗:全诗的结构工整,前后呼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诗歌传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的情怀,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也要看到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意象分析

  • 山鸡:象征自然的声音,带来生命的气息。
  • 雨声:代表生命的滋润,同时也暗示了艰难的旅行。
  • 泥涂:象征生活中的困境与挑战。
  • 田家:体现了农民的辛勤与对自然的依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衡阳道间》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李曾伯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行人莫叹泥涂苦”,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 A. 行人应该感到快乐
    • B. 行人不必为泥泞而感到苦恼
    • C. 行人应该快速通过
    • D. 行人感到非常痛苦
  3. 诗中描绘的天气是:

    • A. 晴天
    • B. 雨天
    • C. 雪天
    • D. 风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春望》
  •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但王维更侧重于秋天的宁静与孤寂,而李曾伯则通过雨天的描绘展现了生活中的希望与乐观。两者都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曾伯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董先生 伤前翰林杨左丞 咏写真 病中春日即事寄主人尚书二首 荔枝二首 灯花 题僧壁 山寺寓居 北园 李翰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山字旁的字 魚字旁的字 积衰新造 耂字旁的字 装痴做疯 暴泻 包含性的成语 般当 角字旁的字 家喻户晓 权结尾的成语 无下箸处 简泄 包含鹍的词语有哪些 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舟字旁的字 震矜 百思莫解 冰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