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2:3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2:38:46
满江红(立春招云岩,再和以谢之)
作者:李曾伯 〔宋代〕
草草春盘,那敢赋丝青玉白。
湘波动应怀归思,柳催行色。
冻逐寒梢残雪解,暖随野烧轻烟入。
举人间无物不光辉,东皇德。
莺燕报,朱门客。
乌兔老,红尘役。
羡翠轺多暇,彩花新出。
捧日东城行应制,去天只隔城南尺。
趁五更桦烛向端闱,班常伯。
诗中的意境描绘了春天的到来,春盘草草准备,如何敢赋予丝绸般的青色和白色。湘江的波动引发了我的归思,柳树促使我急于上路。寒冷的气候使得残雪融化,温暖的气息随野外的烟雾飘入眼帘。人间无处不闪耀着光辉,东皇的恩德显而易见。黄莺和燕子在报信,朱门之中有客来访。乌兔已老,红尘中的纷扰依旧。翠色的车马多么悠闲,彩花悄然绽放。捧着明亮的太阳走向东城,天只隔着城南的尺许。趁着五更的时分,桦树下的烛光照亮了端闱,班常伯(指班昭)在这里。
作者介绍:李曾伯,字子贞,号南村,宋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立春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家乡的思念,同时也隐含了对官场生活的感慨。
李曾伯的《满江红》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表现了春天的气息和充满生机的景象。诗中春天的到来不仅是自然的变化,也是内心情感的流露。诗人用“草草春盘”开篇,流露出一种急切与期待,接着通过“湘波动应怀归思”的描写,加深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冬去春来,寒冰融化、暖风袭来,展现了春的温暖与生机。
诗中“举人间无物不光辉,东皇德”则突出了春天带来的普遍生机,春天的来临使得万物复苏,光辉照耀大地,暗指春天的神灵给予人间的恩泽。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相结合,使得整首诗在描写春景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人世间繁华与浮沉的感慨。
“莺燕报,朱门客”,将自然与人事相结合,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人们的欢聚,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诗的结尾通过对城南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虽然生活在红尘之中,却依然保持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故乡的思念与生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草草春盘”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宴席准备
B. 春天的植物
C. 春天的气候
答案:A
“湘波动应怀归思”中的“湘波”指的是哪个地方的水?
A. 长江
B. 湘江
C. 黄河
答案:B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春天的期待?
A. 通过自然景象
B. 通过个人经历
C. 通过历史典故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