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33: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33:58
对屏风九叠倚晴空,氤氲涨江天。
恁柴桑日瘦,虎溪人去,烟月年年。
缥缈竹林清磬,回首白云边。
冥吹松阴合,石濑溅溅。
来抚封碑陈迹,甚紫芝歌断,白鹿寻仙。
怅玄机老矣,何处问前缘。
待几时野棠开后,又漫山春雨响啼鹃。
谁还伴,东蒙旧隐,云卧华颠。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匡庐山中所见的山水景色和内心感受。
在晴空下,屏风般的山峦叠翠,江水涨起来,朦胧的气息弥漫在天地之间。
柴桑的日子过得很瘦,虎溪的人去无踪,烟雾和月亮年年相伴。
竹林中响起清脆的磬音,回首时看到白云在天边。
松阴里吹来的风,和石头上的水声交融在一起。
我来抚摸着封碑的陈迹,感叹那紫芝的歌声已断,白鹿也难寻仙踪。
我感到时光已老,何处去问那前缘。
等到几时野棠花开后,又听见漫山春雨中啼叫的杜鹃。
有谁还会陪伴我,东蒙的旧隐,云卧在华山的顶峰。
作者介绍:陈方恪,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见,留有诗作,风格以清丽见长,颇具文人气息。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匡庐山,作者在游览山水之间,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人生的哲思,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这首《八声甘州》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人内心的感慨。开篇以“对屏风九叠倚晴空”引入,画面感极强,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开阔的山水世界。随后,诗人通过“氤氲涨江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氛围,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感动。
诗中提到“柴桑日瘦,虎溪人去”,通过对比展现了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令人感慨万千。接着,竹林的清磬声与白云的回首,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受,仿佛是对过往的思索与追忆。“来抚封碑陈迹”,此句更是点明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自身境遇的沉思。
整首诗不仅在描绘山水之美,更在探索人生的意义,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怅玄机老矣,何处问前缘”,表明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与对未来的迷茫。最后以“漫山春雨响啼鹃”收尾,再次引入自然的景象,展示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往的怀念,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屏风九叠”描绘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白鹿”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