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26: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6:02
八声甘州
作者:史承谦
恨年年琴剑古长洲,漂泊赋登楼。
忽云帆烟棹,吴头楚尾,历遍南州。
纵有相思书札,何处托轻邮?
别业依然在,野水荒丘。
不道辞家已久,比燕鸿来去,翻更迟留。
对江花江草,细与说乡愁。
便怜伊数峰青峭,问银笺十幅有谁酬。
归来好,千山红树,待尔寻秋。
每年都恨自己在这古老的长洲上弹琴挥剑,漂泊四方,登高赋诗。
忽然看到船帆在烟雾中行驶,经过吴地与楚地,游历了南方的州县。
即使有相思的书信,寄往何处才好呢?
我那远离家乡的住所依然在,野水和荒丘依旧如昔。
不知离家已久,像燕子和鸿雁来去一样,反而更加迟滞留连。
面对江边的花草,我细细诉说着乡愁。
我怜惜那几座青翠的山峰,问一问那十幅银色的信笺,有谁来回应呢?
如果能够归来真好,千山万树正红,等着你来寻觅秋天的美景。
恨年年:对每年在此的感慨与无奈。
琴剑:象征文人雅士的生活。
漂泊赋登楼:形容作者的漂泊生活与登楼赋诗的情景。
吴头楚尾:指的是江南地区。
相思书札: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轻邮:指轻便的邮件,寄送书信。
别业:离开的家。
野水荒丘:形容故乡的荒凉。
燕鸿来去:比喻归乡与离乡的感慨。
江花江草:对故乡的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
银笺:指书信。
千山红树:描绘归来的美好景象。
作者介绍:史承谦(生卒年不详),清代词人,擅长词作,作品多描绘离愁别绪,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漂泊之时,诗人以个人经历投射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归属感的渴望。
《八声甘州》是史承谦的一首词作,充分展示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漂泊生活的无奈感。全词以“琴剑古长洲”开篇,传达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恨意,似乎在控诉自己在此地的无尽漂泊。接下来的描写中,作者通过云帆、烟棹的意象,展现了南方的水乡景色,既有历史的沉淀,也有自然的美丽。
词中的“纵有相思书札,何处托轻邮?”道出了一种无奈的情感,尽管思念如潮,却无处寄托,令人感到一阵凄凉。之后,通过对“别业依然在,野水荒丘”的描绘,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身处境的孤寂。尤其是“不道辞家已久,比燕鸿来去,翻更迟留”,更是将离愁别绪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眷恋。
最后,提到的“千山红树,待尔寻秋”则是一种期盼,期待着归来的那一天。这一情感的转折,让整首词从悲伤中透出一丝温暖与希望。整体来看,史承谦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家乡之间的情感纽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恨年年”是指什么情感?
A. 对时间的感慨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朋友的怀念
“纵有相思书札,何处托轻邮?”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思念无处寄托的无奈
B. 期待归来的喜悦
C. 对生活的满意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爱情的追忆
B. 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漂泊生活的无奈
C.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