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3:40
公颜如雪柏,千载故依然。
笑我无根柳,空中不待年。
肯留归阙旆,坐待逆风船。
特许门传籥,那知箭起莲。
相逢月上后,小语坐西偏。
流落千帆侧,追思百尺巅。
躬耕怀谷口,水石羡平泉。
茅屋归元亮,霓裳醉乐天。
行闻宣室召,归近御炉烟。
未用歌池上,随宜教李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事物的观察和人生哲学。诗人以“雪柏”比喻理想中坚强不屈的人格,而“无根柳”则代表了他自己在世俗中漂泊的状态。诗中提到的“逆风船”象征着他等待命运的改变。与友人相聚后,诗人感慨流浪的生活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诗中流露出对农村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成就斐然,作品多描写自然、人生哲理及社会问题。
这首诗写于苏轼贬谪期间,他在真州的生活经历影响了他的创作,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理想的追求。
《至真州再和二首 其二》体现了苏轼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他通过对比“雪柏”和“无根柳”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表达了对高洁理想的追求和对自己处境的反思。诗中不仅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更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命运的坦然和对理想的执着。
诗中描绘的意象,如“月上后的小语”、“流落千帆侧”,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他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乐观,心系田园生活,体现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几句提到的“茅屋”和“霓裳”,则反映了他对简朴和富贵生活的不同看法,表达了对真、善、美的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的态度,追求理想与自由,反映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中“公颜如雪柏”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朋友的赞美
B. 对高洁人格的向往
C. 对自然的描绘
D. 对政治的批评
“无根柳”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漂泊不定的生活
C. 坚韧不拔
D. 诗人的理想
诗中提到的“月上后”的意象主要表达了?
A. 孤独
B. 团圆与思念
C. 自然的美
D. 生活的困扰
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苏轼更注重内心的追求和自然的描绘,而李白则更多表现豪放与豪情,体现了两位诗人不同的生活态度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