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

时间: 2025-04-27 09:50:59

诗句

鲛绡剪碎玉簪轻,檀晕妆成雪月明。

肯伴老人春一醉,悬知欲落更多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50:59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

原文展示:

鲛绡剪碎玉簪轻,檀晕妆成雪月明。
肯伴老人春一醉,悬知欲落更多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的美丽与纯洁。梅花的花瓣如同轻盈的鲛绡(鲛绡为一种柔软的丝绸),轻轻地剪裁成玉簪般的形状,仿佛在雪月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明亮。诗人愿意陪伴老人一起醉于春天的美景,心中却暗自明白梅花将要凋落,情感更加深沉。

注释:

  • 鲛绡:一种轻柔的丝绸,常用于制作衣物,象征清雅和轻盈。
  • 玉簪:古代女子用来梳头的装饰品,这里用来比喻梅花的花瓣。
  • 檀晕:檀香色,形容梅花的色泽。
  • 春一醉:春天的美景让人陶醉,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与喜爱。
  • 悬知欲落:暗示梅花终究会凋落,象征着生命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豪放,既有豪情壮志,又有细腻的情感。苏轼在政治上屡遭贬谪,但其文学成就依然辉煌,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梅花盛开的季节创作,反映了苏轼对梅花的喜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梅花作为一种耐寒的花卉,象征着坚韧与高洁,正是苏轼所推崇的品格。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首句“鲛绡剪碎玉簪轻”用轻盈的比喻描绘梅花的娇嫩,既传达了花的美丽,又引发读者对细腻、柔和之美的深思。接下来的“檀晕妆成雪月明”则通过色彩的对比,强调了梅花在清冷夜色中的迷人姿态,令人如沐春风。

在第三句“肯伴老人春一醉”中,诗人表达了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的愿望,展现了一种温馨的友谊和对生活的珍惜。而最后一句“悬知欲落更多情”则是对梅花凋零的预知,隐含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情感。整首诗以梅花为载体,蕴含了对春天的眷恋、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鲛绡剪碎玉簪轻”:描绘梅花娇嫩轻盈的形态,鲛绡的细腻与玉簪的优雅相结合,创造出一种美的意象。
  • 第二句:“檀晕妆成雪月明”:通过色彩的描写,展现梅花在夜景中的光辉,增强了诗的视觉效果。
  • 第三句:“肯伴老人春一醉”: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享春日的美好时光,体现了诗人乐观的人生态度。
  • 第四句:“悬知欲落更多情”:暗示了生命的无常与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轻盈的鲛绡,增加了诗的美感。
  • 对仗:诗句间对称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 拟人:梅花似乎在与人对话,传达出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梅花的描绘,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与哲理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代表着冬去春来的希望。
  • 雪月:象征纯洁与美好的意境,传达了一种静谧的氛围。
  • :象征生命与希望,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鲛绡剪碎玉簪轻”中的“鲛绡”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鱼类
    B. 一种丝绸
    C. 一种花卉
    D. 一种香料

  2. 诗中提到的“肯伴老人春一醉”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伤感
    B. 友谊与分享
    C. 对春天的厌倦
    D. 对生命的恐惧

  3. 该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菊花
    B. 梅花
    C. 竹子
    D. 玫瑰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梅花》
  • 白居易的《春晓》

诗词对比:

苏轼的梅花诗与陆游的梅花诗相比,苏轼更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而陆游则更侧重于梅花的坚韧与不屈。两者在意象上有相通之处,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次本斋韵 春雪 长江图 别赵子昂 柏生两石间千岁终不大韩子则欲移之平地以遂 念奴娇·山之天目 渔家傲·病枕逢逢惊晓鼓 宝林寺 江纂墓碑 江纂墓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素的词语有哪些 亡可奈何 百年好事 殳字旁的字 十字旁的字 琼枝玉树 儿字旁的字 内结尾的成语 止字旁的字 入邦问俗 情深潭水 电容 齊字旁的字 民治 旄旌 棼烟 匝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