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4: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4:15
洪河壮观游,太府佳友朋。
春色挽我出,东风如引绳。
昏昏版筑气,王事始繁兴。
大堤如连山,小堤如冈陵。
增卑更培薄,万杵何登登。
忆昨河失道,平原鱼可罾。
田莱人未复,疮大国方惩。
忽念耒耜閒,为民保丘塍。
百县伐鼛出,夜半废曲肱。
吾侪愧禄廪,游衍事鞍乘。
晁子汉公孙,新去司马丞。
出干大农部,才术见嗟称。
我坐广文舍,七年读书灯。
结发入场屋,肯谓河难凭。
尔来触事短,痴甚霜前蝇。
世味极淡薄,不了人爱憎。
惟得一卮酒,尚能别淄渑。
所以对樽俎,未曾闻斗升。
酌我良已多,狂言恐侵陵。
暮云吞落日,归鸟求其朋。
冷官仆马瘦,及门鼓腾腾。
这首诗描绘了洪河的壮丽景色,诗人和朋友们在春日的东风中游玩,感受到春天的美好。随着河流的壮观,国家的事务也逐渐繁重起来,河堤像连绵的山峰,小堤则如丘陵。诗人回忆起以前的河流失道,渔民们还可以在平原上捕捞,然而如今农田荒芜,国家的创伤仍在。诗人想到耕作的工具,心中对农民的艰辛感到不平。夜半时分,百县的号角声响起,自己却在享乐中感到羞愧。回想起自己在书房里读书的七年,心中涌现出对人生的思考,感叹世俗的薄情与冷漠。虽然只有一杯酒,却能让我暂时忘却烦恼。暮色中,落日被云彩吞没,归鸟寻找同伴,诗人感慨自己身边的冷清和孤独。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涪翁,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为题材,表达个人感情和社会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的一个春日,诗人游历河边,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结合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国家和民生的关怀。
这首诗以洪河的壮丽景观为背景,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们游玩的愉悦,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对现实的深思。开篇的游历描绘充满生气,春色的描写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逐渐转向对国家和民生的关注,流露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河失道”“田莱人未复”“疮大国方惩”,这些都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动荡的深切关注。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对个人生活的反思则显得更加沉重,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的失望与无奈。诗人通过对“酒”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即使在享乐之中,也难以掩盖内心的不安与孤独。整首诗在欢愉与忧伤之间游走,反映出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社会现状的忧虑,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民生的关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河流有什么象征意义?
A. 自然的力量
B. 历史的沉淀
C. 个人的情感
D. 以上皆是
“昏昏版筑气”中“版筑”指的是什么?
A. 建筑物
B. 河堤
C. 农田
D. 隧道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乐观
B. 忧虑
C. 漠然
D. 激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和民生的忧虑,但与黄庭坚的诗相比,更加直接和悲壮,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