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3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37:58
素秋渐爽,倚香曲枕情依旧。
怀袖。浸数尺湘漪簟纹皱。
悲欢尽梦里,玉骨从消瘦。
空又。思太液芙蓉未央柳。
翔凤何在,乐府传孤奏。
人病酒。有鸳鸯双字倩谁绣。
拜月西楼,几声滴漏。
应恐纨洁,已疏郎手。
秋天渐渐凉爽,我依旧倚靠在香气弥漫的曲枕上。
怀中的袖子浸湿了几尺的湘水,水波在竹席上轻轻起皱。
悲欢往事皆在梦中,玉骨般的身姿也渐渐消瘦。
空荡荡地思念着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宫的柳树。
飞翔的凤凰在哪里呢,乐府歌曲传来的孤独乐音。
人因病酒而愁苦,谁为我绣下那双鸳鸯字?
在西楼拜月,几声滴漏的水声。
恐怕那纨素的女子,已经对郎君的手疏远了。
作者介绍:谭宣子,宋代词人,生平不详,因其作品而流传于世。其词风多表现女性情感,清丽而含蓄。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中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追忆与思念,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这首《侧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往昔恋情的怀念与失落。开篇的“素秋渐爽”,将读者带入一个清冷的秋日,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冷淡。接着“倚香曲枕情依旧”一句,展现出作者对过去情感的依恋。怀袖浸水的意象,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忧伤。
在“悲欢尽梦里”中,作者通过梦境的描写,强调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中多次提到自然景物,如“太液芙蓉”和“未央柳”,这些意象不仅美丽,也象征着逝去的美好时光。特别是“翔凤何在”,引导读者思考美好的事物是否已不复存在。
“人病酒”和“鸳鸯双字”则传达出一种对爱情的渴望与追寻,但又有无奈的感觉。最后几句通过“拜月西楼”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孤寂的氛围,强调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超凡的艺术才华,令人感受到浓烈的离愁别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对逝去爱情的深切追忆与对现实孤独的无奈,反映了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落。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谭宣子
C. 杜甫
D. 白居易
“翔凤何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失落
C. 愤怒
D. 幸福
“拜月西楼”中的“月”象征着什么?
A. 富贵
B. 孤独
C. 成功
D. 友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作品相比,谭宣子的《侧犯》更为细腻,情感的表达更为内敛,而李清照则更多展现出强烈的情感波动。两者都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但风格上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