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2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7:43
独有儒生拙,端居抱百忧。
诗分余日补,病泥古方求。
四海几青眠,三公谁黑头。
东南民力尽,江水极天流。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无奈与忧虑。只有读书人显得笨拙,静静地呆在家中,心中充满了忧愁。诗歌是我余下的时间所补充的,纵然身患疾病,仍然追求古代的方术。四海之内,多少人都在沉睡,三公之中,谁还有白发?东南地区的百姓已经用尽了力气,江水也流到了天边。
《独有》是一首充满忧思的诗,诗人徐宝善通过个人的感受和对社会现状的观察,表达了对时代的深刻思考。首句“独有儒生拙”便道出了诗人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无奈,作为读书人,他在家中静心思考,却无法改变外界的动荡。他的“百忧”不仅是个人的困扰,更是对社会的忧虑。接着,诗人提到“诗分余日补”,这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尽管生活艰难,仍然希望通过诗歌来弥补心中的遗憾。
在“病泥古方求”中,诗人表达了对古代智慧的尊重与向往,尽管身心俱疲,仍希望找到解决之道。最后两句“东南民力尽,江水极天流”则是一幅悲壮的画面,东南的百姓已耗尽心力,江水流淌无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无奈的现实,令人感到一种无力感和焦虑。
全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有对社会的关切,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忧虑与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展现了清代读书人的责任感。
诗词测试:
诗人对“儒生”的态度是怎样的? A. 自豪 B. 无奈 C. 骄傲
“东南民力尽”中“民力”指的是什么? A. 人民的力量 B. 国家力量 C. 个人力量
诗中提到的“三公”指的是? A. 三个朋友 B. 三个官员 C. 三个地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